“在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模式下,我们全程包管耕、种、防、灌、收等环节,实现了高效生产,今年1.2万余亩托管地块收获时,引来众多农户观摩学习。”一年中最繁忙、最紧张、最关键的秋收已告一段落,回想起一个月前的丰收场景,吉林通榆县新型农业主体联合会会长王建福眉眼间尽是藏不住的喜悦。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通榆县新农联统筹家庭农场、合作社、种植大户,整合资源优势,挑起农业生产托管的担子,农民由种地主体变成了“甩手掌柜”,新农联则成了土地的“保姆”。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托管进一步创新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并深度应用高科技手段,为提高作物产量奠定基础。
土地不流转,服务全包揽。赵红军是通榆县瞻榆镇前锋村的村民,他将自家土地多环节托管给通榆县新农联的李六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包揽了种、管、收等多个生产经营环节,赵红军则专心从事小尾寒羊的收购和销售工作。“今年村民们把共150亩土地交给我进行托管服务,年初签合同时我们就约定了保底产量,以玉米为例,家庭农场要保证土地亩均产量不低于1300斤,如果达不到,和保底产量差多少斤,要按每斤1元的价格赔偿给托管户。”李六家庭农场负责人李阳明告诉记者。
“我们连续3年为1万多亩土地提供多环节托管服务,今年玉米长势好,过了秋分都没黄脚。这种‘田保姆’式服务,种下万亩田,却让农民只操少许心。”王健福表示。
通榆县新农联通过提高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能力,持续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不仅让耕者有其田,而且还让田尽其效,耕、种、防、灌、收全程包管,有效解决了个别村民种地难、种田不打粮等问题。与此同时,规模化、标准化的管理加之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的应用,有效破解了农民增收难题,实现农民利益最大化。
为帮助农户解决管理问题,通榆县新农联专家团队从3月下旬起不间断深入托管地块进行田间管理、作物营养成分诊断及病虫害监测预防。“在托管过程中,水利科学研究院根据土地情况不断优化灌溉制度,制定科学测土施肥方案,为增产提供有力保障。”吉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农户的好收成离不开农业现代化这根“金扁担”,而挑起这根“金扁担”的,正是日益壮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榆县新农联历经多方尝试探索,在以服务为宗旨、争取农民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把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起来不划算的生产环节集中起来,及时为农户提供“菜单式”“保姆式”生产托管服务,破解了土地碎片化问题,为大规模的机械化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提高了效率。这种托管经营模式不仅是通榆县农业现代化的有效载体,也是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有效方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装备等现代生产要素导入农业生产,加快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增加了村集体和农户的收入。
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