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除了晾晒衣服、堆放杂物,是否还有其他可能?
在日照市东港区,市民胡婷在阳台上建起了“立体园圃”,菊花、兰花、多肉植物乃至五彩辣椒、小番茄、水果黄瓜等应有尽有。每天下班后为植物松土施肥,观察它们的成长,成了她最解压的放松方式。对市民杨琪而言,阳台种菜更是一种寓教于乐的亲子活动。“与孩子共同种菜,是另一种形式的陪伴,还能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
阳台“田园梦”的背后,是诸如日照市伊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兰生物”)负责人魏丽等“新农人”的新探索。
“开花的时候不要施肥”“浇水不要浇勤了”……在这些通俗易懂的科普、你问我答的蝴蝶兰养护知识交谈中,魏丽很快便促成了一笔生意。作为元旦、新年期间最受欢迎的花卉之一,每年都有十几万株蝴蝶兰从伊兰生物转运到各家阳台、客厅、办公室。
12月8日,走进位于东港区涛雒镇的伊兰生物培育基地,各种花草苗木争奇斗艳、竞相生长。魏丽像勤劳的蜜蜂在丛中穿梭,这位拥有27年农业经验的“新农人”,引进明日叶等新品种,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上新自动化喷灌、日光灯、保温墙等设备,让农业种植也“高大上”起来。
涛雒镇因地理位置靠海,土地轻度盐碱化,粮食作物产量受限。2020年,伊兰生物落地涛雒镇西灶子村,结合“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在这些贫瘠的土地上,通过土壤回填、种植耐盐花草苗木等方法,在持续改良土壤的同时,因地制宜培育蝴蝶兰等花草新品种,把低产地逐渐变成了“百花园”,实现了土地改良和产业发展共赢。
“我们加大与农业科研院校合作力度,他们出技术、出种子,我们出地、出人,不间断地进行研发、试种、改良,多年努力终有所成,也不枉一番付出。”魏丽介绍,伊兰生物培育基地培育的“伊兰1号”和“伊兰6号”玉米新品种已经通过省级审查审批,并在当地进行扩繁推广。
“俺种的这个‘伊兰1号’亩产能达到2000多斤,收益也比以前高,玉米吃起来香、甜、糯,尤其是老人、小孩都喜欢。”涛雒镇宅科村种植户滕兆松说。
“美丽产业”的发展壮大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如今,伊兰生物已建成面积18000平方米的大棚,可年产花卉、苗木、有机蔬菜种苗等600多个品种,每年2000多万盆花卉从这里销往全国各地,年产值过千万元;每年提供30余个长期固定岗位,务工村民实现人均年增收3-4万元。
“我们将进一步提高种植培育水平,引进查拉皮塔辣椒、荷兰香芋、日本黄心白菜等新品,带动农户从事特色花卉和农作物种植;尝试打造‘共享菜园’,吸引更多‘都市农夫’,发展观光采摘项目,建立起集种植、管理、休闲观赏、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对如何做大做强这个“美丽产业”,魏丽有着长远的打算。
(大众新闻记者 丁兆霞 通讯员 尹宏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