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常说:“冬至大过年”,在咱们老百姓心里,冬至可是个实打实的大节气。特别是在过去,我国民间对冬至节气是相当重视的,甚至比对立冬还要重视。

而眼看着12月的中旬就要到了,而在12月21日就要迎来冬至节气了。在民间关于冬至节气,也流传着“早冬至暖洋洋,晚冬至凉飕飕”的说法,这是什么意思?今年的冬至是早还是晚,又有什么预兆呢?咱今儿个就一起来唠唠冬至的那些事。



冬至,时间一般在公历的12月21日到23日,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里黑夜最长、白昼最短的日子。而过了冬至,太阳慢慢“回头”,白昼变长,阳气回升,民间管这叫“冬至一阳生”。

在古代,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且它的地位极高,从官方到民间都对冬至节气相当重视,像古代皇家会在冬至节气当天举行隆重的祭天大典,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而老百姓则会在冬至节气祭祖,感谢祖宗的保佑,并且祈求祖先保佑来年平平安安,万事顺逐。同时在冬至也是阖家团圆、吃顿饺子汤圆,热热乎乎的,仪式感拉满,透着对来年顺风顺水的祈愿。



常听老人念叨:“早冬至暖洋洋,晚冬至冷飕飕”,这话啥讲究呢?现在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公历来算的,可是在古代民间农民都是以农历来安排农事劳作的,而这样的话二十四节气在农历的日子都是不固定的。

在农历算法里,要是冬至赶在十一月上旬,就是“早冬至”;落在下旬,便成了“晚冬至”。

而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当年是“早冬至”,意味着寒冬来得早,前期把冷空气“配额”用得差不多了,到后头反倒没那么冷,开春也来得早些,冬日暖阳常相伴;



而冬至是在农历的十一月下旬后到来,就是“晚冬至”了,这意味着当年的寒冷有所推迟,冷空气姗姗来迟,攒着劲儿一股脑儿在隆冬发作,冻得人直哆嗦,年关前后,冷风跟小刀子似的,冷得刺骨。

老一辈靠天吃饭,总结出这规律,还挺靠谱。在民间类似的农谚还有不少,比如很多老辈人比较熟悉的有“冬至头,卖被子去买牛;冬至尾,冻死鬼”,说的是冬至在月初,在往后的冬天大多温和,厚棉被都闲置了,不如卖了换钱买牛备春耕;

而要是冬至拖到月末,严寒超长待机,保暖得做到极致,稍有疏忽,就得被冻个够呛。



另外还有“冬至头,天气暖,冬至尾,天气冷”等等说法。而今年的冬至是在农历的十一月二十一日,这是在农历的下旬了,也就是属于“晚冬至”了,预示着今年的冬季冷得迟,而且可能冬季偏冷。

不过也有人说,这里的冬至是指一天中的早晚,如果是在上午交冬至是早冬至,而在晚上就是晚冬至。而今年是在12月21日17时21分交冬至,这也是属于“晚冬至”,同样也预示着今年的冬季有点冷。那大家认为这种说法靠谱吗?



其实古人还发现了,冬至节气的天气情况,还能预测后面冬季的天气冷暖,甚至是预示着春节期间的天气好坏。比如“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就是一句非常经典的谚语,它就用冬至当天的天气,预测正月的雨情,给开春农事提个醒,好让庄稼人提前盘算,啥时候翻地、啥时候播种。

类似的有“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也有趣得很。说的是冬至要是天晴气爽,过年时雨雪没准就来搅局,走亲访友、拜年串门都得踩两脚泥;反过来,冬至遇上个雨雪天,到过年时,大概率晴空万里,热热闹闹出门,心情都敞亮。

另外还有“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同样是经验之谈,帮大伙提前备衣添被,过好年节。



虽说这些农谚带着地域性,没法精准对应每年天气,但里头蕴含的古人智慧不可小觑。如今科技发达,天气预报精细又靠谱,可农谚依旧代代相传。它不仅是农耕指南,更是乡土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先辈对自然规律的敬畏、摸索与总结。

今年冬至,大伙不妨也留意下,看看老话灵不灵。不管暖冬冷冬,冬至一到,一家人围坐吃顿热乎饭,传承习俗、聊聊家常,把亲情暖意融进这最长的黑夜里,无惧外头风霜雪雨,静候来年春日的蓬勃朝气。



说不定,借着老祖宗的吉言,往后的日子,顺风顺水,喜乐安康。冬至将至,愿大家都能暖在身、甜在心,接住这份冬日里的好兆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