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明月几时有,东坡会亲友。12月9日晚,来自杭州的苏东坡——昆曲《明月几时》在成都锦江剧场上演。舞台上,苏轼充满了起伏与挑战的一生,随着昆曲婉转悠扬的唱腔徐徐展开。

一轮明月,几把木椅,光影摇曳,诗句化作唱词在幕与幕之间流动。《明月几时》让观众看到了即使颠沛流离但从未磨灭初心的苏东坡,看到了在有限的人生中活出无限自由和宽阔的苏东坡——得意时,享受人生的完美;失意时,享受人生的完整。


演出照

该剧编剧余青峰、屈曌洁直言,已经有很多人写过苏东坡,而“《明月几时》找到了跟以前看待苏东坡不一样的视角,如果重复那些为世人熟知的故事,并没有新意。所以剧本以苏轼生命的最后时光为切入点,整条线贯穿下来”。

追随着东坡被贬的一生,循着黄州、惠州、儋州三个地名,他们想到了与苏东坡息息相关的故人——章惇。“章惇救过苏轼,也害过苏轼,被贬惠州,又贬儋州,天涯海角的东坡,皆拜章惇所赐。大抵因为世人太喜爱苏东坡了,以至于不惜将章惇拉进奸臣名录。”


演出照

在余青峰、屈曌洁看来,“苏轼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章惇,是苏轼饱经沧桑的心灵中,无法愈合的一道缺口。在苏轼的弥留之际,与故人和解,与往事和解,与自己和解,才能填补人生最后的缺口,才能乘风归去,羽化坡仙。”


演出照

除了生性豁达,《明月几时》还借由苏东坡之口唱出“朋友圈”“吃货”“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吃饱”等现代人一听就懂的金句,展现了一个诙谐、幽默的伟大灵魂。


演出照

当晚的演出也收获了现场观众不少笑声和掌声。《四川戏剧》执行主编、研究员尹文钱表示:“这部戏表现出苏东坡胸怀社稷、心系黎民、勤勉诗书、以德报怨、卓然大儒的形象,正是四川人民能理解、会喜爱的形象。”


演员与成都观众合影

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巧茹也表示:“苏东坡从杭州走到成都,让我感受到了他的儒雅、励志。而且小剧场对演员要求很高,唱念做打都要具备。同时,这个戏表演、舞美、灯光的运用,都很有特点,非常美,从艺术上展现出一个鲜活的苏东坡。”

接下来,《明月几时》还将走进开封、黄冈、惠州,继续开展“寻亲之旅”。

图据主办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