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有几大野战军。而从数量上说,最多的无疑是东北野战军。从1945年出关的10多万人,仅经三年时间,便发展成了百万雄师,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那么,东北野战军发展壮大何以如此之快呢?
2万多干部是“种子”和“酵母”,确保带出来的不止是十倍的部队。
抗日战争结束后,党中央作出了“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根据这一总体战略,我党派出大批武装力量进入东北,仅精锐部队就有10万人。特别是从延安和各解放区选调的党政军2万多干部,一起随大军陆续出关,这支力量不容小觑,他们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
因为这2万多干部,可都是经过党培养的可靠的各级领导力量,他们是精英,也可以说是“种子”、是“酵母”,是星星之火,一旦在白山黑水燎原起来,那可如物理裂变一般,其辐射带动作用可想而知。某种程度上说,这2万多干部,可以说是东北大地上党政军力量的中坚支撑,东北地区后来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轰轰烈烈的建设广大根据地活动,轰轰烈烈的翻身农民参军活动,他们都是直接催动者和组织落实者。
无疑,这2万多干部,他们的作用是巨大的,直接和间接带出来的部队何止又是十倍的军队呢?
稳定可靠的广大根据地,给东北野战军建军最有力的战略支撑。
1946年7月7日由陈云负责起草,经东北局常委和中央通过的《东北的形势与任务》(简称《七七决议》)正式公布,决议指出,“创造根据地是我们工作的第一位。而我们所要创造的根据地,是包括中小城市和次要铁路在内的,但必须认识,创造根据地主要内容是发动农民群众”。决议号召“广大干部走出城市,丢掉汽车,脱下皮鞋,换上农民衣服,不分文武,不分男女,不分资格,一切可能下乡的干部要统统到农村中去,完成发动农民的中心任务”。
《七七决议》“对统一东北地区全党全军的思想,起到了重大作用,是党领导东北人民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和夺取东北解放战争胜利的纲领性文件,给以后东北战争局势的转折奠定了基础”。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战争的胜负,终究还是综合实力的比拼。有了东北最广大可靠的根据地,有了东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大量的翻身农民踊跃参军,一时间形成高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战争的中期,即1947年4月,中共中央决定将晋察冀军区之冀热辽军区及所属部队共8万余人,划归东北民主联军建制。他们的加入,无疑也给东北野战军注入了强大的力量。
到了1947年夏季攻势前,东北民主联军总兵力已发展到46万人。
二线兵团源源不断的补充,确保野战军兵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1947年7月27日,东北局作出了关于成立二线兵团的决定。“组建二线兵团的方法,是动员大批翻身农民、工人入伍,抽调野战军或地方武装的干部和老战士作骨干,不经过地方武装逐步升级的阶段,直接编成独立团,实施短期训练后,补充主力或编成新的师”。
战争规模越打越大,越大越需要大量的兵员。而二线兵团建设之战略举措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可以说是个很好的创举。具体负责二线兵团建设领导工作的罗荣桓在一次会议上说:
“目前正在训练的第一批40个独立团,必须在一月底前每团补足2500人,一个也不能少。而且,要切实保证兵员质量”。“第二批独立团,经过同各省委商量,东北局决定再成立126个。其中北满46个,热河50个,南满30个。每团2500人,总计30万人”。
据统计,截止到1948年8月止,即辽沈战役开战前,“东北地区我军主力部队共70万人,加上地方武装共105万人。其中,作为二线兵团补充部队的就高达164个团,37万人”。
即俘即教即补的俘虏政策,给东北野战军平添了大量后续力量。
打胜仗永远是硬道理。胜了才能俘虏敌人,胜了才能教化敌人,胜了才能使敌人变成自己人。
特别是东北地区经过诉苦和土改教育后,争取和改造了大批解放战士。“往往经过一次诉苦后,他们的服装还未来得及更换,就能立即投入战斗,杀敌立功。因为他们曾经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所以在提高了阶级觉悟之后,便能成为重要的战斗骨干。解放战士成为兵员补充的一个重要来源”。
而随着东北地区夏季、秋季、冬季攻势作战,特别是经过辽沈大决战后,解放战士补充进来的兵员呈几何级的增长。
1948年辽沈战役过后,东北野战军数量已激增到百万大军。大决战后出现这个量级增长,可以说已是顺理成章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