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微寒,阳光还暖。11月29日,图们市月晴镇岐新村现代化肉牛养殖基地里,膘肥体壮的牛儿悠闲地吃着草料,“哞哞”声在牛舍中此起彼伏,唱响了乡村振兴“新牧歌”。
“我们基地肉牛存栏量为113头,部分肉牛将陆续出栏,年底就能给‘托管代养’的村民分红。”看着牛舍里体健形硕的肉牛,岐新村驻村第一书记张秩华对发展肉牛产业信心十足。
岐新村一直有肉牛养殖传统,但受肉牛养殖投资大、繁育慢、饲养周期长,饲料、人工、租金等各项成本不断增加,以及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等原因影响,养殖户逐渐减少,肉牛数量逐年下降,给发展养牛产业和村民增收带来影响。
如何利用“老传统”带领村民走上新的致富路,是岐新村村委班子成员一直在思考的问题。2021年,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吉林省“秸秆变肉”工程实施方案》,启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建设承载粮食及副产物转化增值的畜牧大产业,打造全国“大肉库”,为岐新村发展肉牛养殖业点亮了指路明灯。
2022年,岐新村创建了现代化肉牛养殖基地。该基地包括6个标准化牛舍、1个粪污处理棚和1个积粪棚,于2023年6月正式投入运营。岐新村创新发展“集中养殖+托管代养”模式,采取服务型半寄养、服务型代养、收益型代养等三种方式运营。“养殖基地存栏量能达到500至600头。自养大户可以缴纳一定的管理费用在基地寄养;普通村民可以自愿出资购买肉牛,由基地全权代养;有意愿但无能力的脱贫户,村里可帮助其申请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认牛入圈,代养到期由村企回购,脱贫户偿还贷款后还能收到分红。”张秩华说。
“养牛项目能赚钱吗?”“一头牛的价格不便宜,赔了咋办?”“基地刚刚创建,能把牛养好吗?”岐新村现代化肉牛养殖基地创办的第一年,很多村民都持观望和怀疑态度,不敢加入。“为了消除村民的疑虑,村集体决定先养50头牛做示范。经过一年的发展,2023年,养牛项目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张秩华说,看到项目的发展前景后,村民们纷纷选择加入。今年,有16户村民与基地签订了托管协议,待年底统一销售之后,每户村民在纯利润的基础上,还能收到1000元的分红。
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岐新村因地制宜探索出“寄养共富,岐新振兴”的产业发展模式,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好日子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