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一个纯农业村,种的蔬菜品种有好几个,最出名的是芹菜。虽然我们的芹菜产量挺大,但要让村民的钱包更鼓,还需要在三方面破题。”
芹菜是益农镇三围村的“拳头产品”,也是萧山区三围人靠双手致富的“宝藏菜”。三围的芹菜远销全国,最远到香港,还上过G20杭州峰会的餐桌。但三围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周金龙觉得这还不够。如今,他打算以“三围芹菜”的“新身份”,申请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进一步扩大三围村在蔬菜种植业上的影响力。
资料图片 繁忙的芹菜交易中心
初冬,寒意料峭,但大棚里一垄垄芹菜依然翠绿、鲜嫩,不少种植户在田间地头轮作。
益丰家庭农场的王六一穿着一双高帮套鞋,刚从大棚干活出来。他今年66岁,是2002年第一批种植大棚蔬菜的村民,目前已拥有60多个蔬菜大棚,分别种芹菜、番茄、花生、水果玉米等,年收益可达40多万元。
“芹菜的种植难度较低,但经济效益比其他蔬菜好,最快35天可以收割。”王六一几个大棚里的芹菜长势不同,有的还是刚移栽的,有的已经有10多天了。
自2001年三围村村委引入大棚蔬菜种植,开启蔬菜产业发展之路,如今已是第23个年头。目前,村里拥有了1700亩省级无公害设施蔬菜示范基地,打造出了“农垦”蔬菜品牌,还成为杭州地区最大的设施蔬菜基地,主要供应芹菜、长瓜、南瓜等10余种时令蔬菜。靠着“芹”劳致富的三围村,已连续三年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亿元村名单。有了三围村的示范带动,益农全镇芹菜种植户500余户,种植面积超万亩,年交易量超2.4万吨。
“在原‘农垦’商标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新版的芹菜礼盒包装,并打算申请‘三围芹菜’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逐步深挖芹菜价值,放大品牌效应。”
周金龙在多次参观考察中发现,地理标志蔬菜产品作为优中优、特中特,在促进地区发展和顺应消费升级浪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芹菜产业要继续破题,最好能申请到“三围芹菜”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那将进一步扩大萧山芹菜的知名度,推动芹菜产业优化升级。
种植了多年芹菜,周金龙也在思考其他优质芹菜品种的试种和农业大棚的升级问题。今年上半年,在区农合联的带领下,三围村组织种植大户、经销商赴山东马家沟芹菜基地考察,学习高效生态农业和智慧农业大棚等现代农业技术。针对芹菜品种退化,抗病能力减弱等问题,村里引进了优质的台湾黄心芹原种,并进行了小规模的试种。最后发现台湾黄心芹的商品性好、色泽翠绿、抗病能力强,后续将逐步推广。
同时,为了克服大棚蔬菜连作障碍问题,三围村多次联系萧山区农业农村局、种子站等共同试验,创新水旱轮作、鱼腥草轮作等技术。
前不久,村里又与浙江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赵振清老师团队达成合作,一方面着力于提纯和改良目前的芹菜品种、选育优质新品种,另一方面开始沙培、水培芹菜试验。
销售端口升级改造是破解芹菜产业发展的第三关。据周金龙介绍,村里于2009年成立“杭州农垦蔬菜专业合作社交易中心”,2011年又扩建了一次。“我们计划改建提升蔬菜交易市场各项配套设施,比如改造市场外立面,以及增加智能道闸系统、交易量数字化显示系统等,以更好的形象提能升级交易市场。”
来源:萧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