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将领丝毫不把我军放在眼里,一个比一个狂。然而这些人的狂妄,往往伴随着很大的代价。

比如张灵甫,他狂妄的代价就是他的生命。然而在国军中,有一个人比张灵甫还要狂妄。

这个人是谁?为什么说他比张灵甫还要狂妄?他做了什么?



进军东北

苏联红军解放东北之后,我军就在向东北派兵。一开始的时候,老蒋并不打算搅和东北的事情,东北对他来说不算什么。

他的传统势力在江南一带,东北他之前没有染指过,现在也不想染指。既然我军想要东北,那让给我军也无妨。



但老蒋的想法,美国并不认同。当时东北刚刚结束日本人的统治,对于国共两党都没有明确的偏向。

既然如此,谁能先进入东北,和东北老百姓建立联系,谁就能占领东北。不说别的,东北丰富的自然资源,就让美国非常眼馋。



所以美国极力撺掇老蒋,让他派兵占领东北,他们可以给老蒋提供先进的装备。

东北原本是奉系的地盘,后来张学良改旗易帜之后,老蒋也没有打过这片土地的主意。但美国的说法让他非常心动,他根本无法拒绝。

就这样,老蒋决定派兵前往东北。



但派兵应该派谁去呢?老蒋想了想自己手下的这些兵,想到了52军的25师。25师被称为“千里驹师”,全师上下就一个字:快。

他们打仗的风格就是狂飙突击,绝活儿就是长途快速奔袭。这支军队一直被老蒋视为奇兵,要用在最关键的地方。



现在,就是使用这支奇兵的时候了。既然25师擅长长途奔袭,那就派他们先进入东北,大部队随后就到。

在派他们去东北的时候,老蒋千叮咛万嘱咐,一定不要和苏联红军交恶。要让苏联红军站在他们那一边,什么都别留给我军。



当时我党在东北的部队,大部分都集中在郊区,基本上没有军队进入大城市。大城市都在苏联红军的控制下,我军自然是希望接手这些城市的。

但斯大林对国民党的态度暧昧不清,我党也不清楚苏联红军会怎么做。于是毛主席一声令下,山东的部队开始往东北转移。



身为国军的“千里驹师”,25师自然要抢先进入东北。他们一路长途奔袭,在师长李正谊的带领下,成为了第一支到达东北的队伍。

然而到了东北之后,没有上级的约束,这支队伍就彻底放开了。不仅和苏军经常起冲突,而且大力压榨老百姓。



狂妄的李正谊

东北老百姓本身之前就生活在日军的暴政下,现在好不容易没了日军,自己人的军队对他们还是这样的态度。

这样一来,老百姓对国民党的军队非常厌恶。而且因为和苏军交恶,导致苏军不愿意将城市让给他们。



他们无法顺利接管城市,也就完不成老蒋的任务。按理说这个时候,李正谊就该反省自身,整顿军纪,改变苏军对自己的看法。

但是他没有,他依旧我行我素,在当地大肆敛财。他手底下的士兵就更不用说了,整天沉醉声色,战斗力更是大大降低。



一提起国军,老百姓就厌恶得不行。这样大的消息,老蒋怎么会不知道呢?

得知李正谊将25师带成了这个样子,老蒋简直暴跳如雷。他立马给杜聿明发电报,把杜聿明大骂一顿,说他管不住李正谊。



李正谊带的兵,和杜聿明有什么关系呢?原来在李正谊之前,25师的长官就曾经是杜聿明。要说这25师,在国军内部也是赫赫有名的军队。

为什么这么说呢?25师是由黄埔一期的两位战将,关麟征和杜聿明训练出来的。这两位大佬,都当过25师师长。



至于李正谊,他是关麟征和杜聿明的师弟,黄埔四期的学员。黄埔前六期人才济济,李正谊虽说不那么出彩,但也一直没犯什么大错。

结果平常确实是没什么问题,到了关键时刻就掉链子。杜聿明挨了一顿骂,他也没什么办法,只能自己出面。



一边整顿25军的军纪,一边又把李正谊骂了一顿。李正谊丢了面子,但他也害怕自己的这个学长和长官。

但他也想了,他一定要在后面的战役中好好发挥,让这个学长对自己刮目相看。不得不说,李正谊是有点大志向在身上的。



所以在后来的新开岭战役中,李正谊一马当先冲了出去。他当时觉得自己的25师装备精良,是我军比不上的。

单靠装备,他认为25师就能碾压我军。所以他根本不管什么布置,直接带着25师冲了过去,将其他部队远远甩在了后面。



李正谊被俘

战场上最忌孤军深入,尤其是在不了解敌人实力的时候。李正谊正是因为犯了孤军深入的大忌,才会被我军给包围。

而且因为他速度太快,导致后面的部队根本追不上他。就算被包围了,援军也不能及时过来解救他。



而且因为他行军速度太快,杜聿明都不知道他是在哪里被包围的。等杜聿明给他发电报,问他在哪里的时候,李正谊的回答却十分让人无语。

李正谊告诉杜聿明,自己不需要他派援军过来,只需要给他空投些弹药就可以了。



尽管已经被我军包围,但李正谊依旧嚣张狂妄。他没将我军放在眼里,所以对我军也毫不畏惧,觉得自己一定能杀出一条路。

而且因为进东北时犯下的错,他很想在同僚面前出风头。只要他这次能突出重围,并且将我军反杀,肯定能改变老蒋对25师的看法。



包围李正谊的部队,正是东野四纵的胡奇才。虽然胡奇才没有上过军校,不像李正谊科班出身,但他绝对不会轻视任何敌人。

面对孤军深入的李正谊,胡奇才并没有直接和他正面对上,而是布了个口袋阵。等将李正谊完全包围之后,才开始和敌人作战。



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胡奇才大概摸清楚了敌军的本事,认为敌人不是自己的对手。

为了防止敌人有援军到来,他还专门派了一支部队阻击援军。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一直到战斗结束,敌人都没有援军到来。

这支部队装备精良,在国军内部应该属于强军。



这样一支部队,杜聿明不至于直接放弃啊!为什么一直到战斗结束,都没有遇到杜聿明的援军呢?

其实这也不能怪杜聿明,李正谊太狂了,觉得自己天下无敌,根本不需要援军。杜聿明虽然很清醒,但李正谊不想让援军来,他突进速度太快,跑得太远了。



杜聿明的援军还在路上,李正谊就被歼灭了。这样一来,胡奇才自然看不到援军。不过25师被歼灭之后,团以上的军官基本全被俘虏。

但在这么多人中,他们却找不到李正谊。后来还是李正谊的侍卫主动指认,我军才找到李正谊。



那时候的李正谊,穿着破烂的军装,几天几夜没洗澡,浑身脏兮兮的,一看就不像之前狂妄的少将师长。

被发现后,李正谊就被送到了战俘营。在改造的时候,他的态度非常积极,所以新中国成立后,他并没有被送去功德林。



改造成功后,李正谊感慨道:“还是不能做内战的工具啊!”

新中国成立后,李正谊得到了我党的优待,最终在1990年去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