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人生绕不开的课题,亲人离世,留给生者的是无尽悲痛与绵长思念。

在我国丧葬传统里,“烧七”是一个非常古老的传统习俗了,流传千百年,至今仍在民间延续。


其中就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是生者慰藉逝者亡魂、寄托深情的独特方式。这里面的讲究也不少,门道也多,那亲人去世了。为什么要“烧七”?一七、三七、五七和七七,都由谁来烧?今天就和大家来探讨一下,了解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什么是“烧七”习俗?

说起“烧七”,这可是旧时汉族遍布全国的丧葬风俗。它也叫做七,或者是“斋七”、“理七”、“作七”等,这个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南北朝时就已经盛行了,在当时的《北史·胡国珍传》就记载了:“国珍年虽笃老,而雅佛法”,及薨,“诏自始薨至七七,皆为设千僧斋”;

另外在《北齐书·孙灵晖传》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从(南阳王)绰死后,每至七日及百日终,灵晖恒为绰请僧设斋。”


烧七是以七天为周期的,当人一旦过世,或是出殡完毕,家里就开始忙活起来,摆好灵座、供上木主,家属每日就要对着灵位哭拜,早晚都不能缺了供祭。

每隔七天,还得专门设斋、做佛事祭奠,这么一轮轮下来,直至“七七”四十九天,才撤掉灵位,整套流程才算走完。

那为啥非得是“七”这个数字呢?民间说法五花八门,跟佛道两家都沾边。佛教讲,人死后有个“中阴身”阶段,模样像童子,在阴间到处找投胎转世的机缘,每七天算一个周期。

要是这一轮没找着,就接着下一轮,到第七个七天,肯定能有个去处。所以,亲属趁着这七七四十九天,多做法事、超度亡灵,兴许能帮逝者免入畜道,投胎成人。


道家也有类似的说法,认为人刚离世,“七魄”还没散干净,这时候抓紧超度效果最好。

还有种说法源自先秦,说人出生后,每七天长一魄,四十九天七魄齐全;离世后,每七天散一魄,烧七就是逐次祭送死者的魂魄。当烧七结束了,也就意味着逝者彻底离开人世了,进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了。

一七、三七、五七和七七,都由谁来烧?

各地“烧七”的规矩不尽相同,习俗也是有些区别的,但是大致都是差不多的,其中一七、三七、五七和七七,普遍最受重视,叫“大七”,仪式也是最为隆重;但是有些地方只是烧一七,三七,甚至有的只是一七和七七。


而二九、四七、六七相对简单,算“小七”,也就不怎么重视了。那这些重要节点都由谁来操持呢?各地习惯大有差异。

多数地方,做七一般是女婿牵头主持,就是有女儿的话,那么父母去世了,烧七就是女儿和女婿来负责操办,不仅要置办物件,邀请人员,而且还要承包所有的花费。

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女儿嫁出去以后,就是婆家人了,而他们没有尽到孝道,所以在父母去世以后,烧七是他们尽孝、报答父母的一种方式。

广州那边,“五七”可有讲究,非得外嫁女回来操办,花销也全由她担着;要是没外嫁女,侄女、侄孙女就顶上来。


闽南地区把“三七”称作“查某子(女儿)旬”,出嫁的闺女得和女婿带上满满当当的祭品回娘家,还常常请僧道念念经,家境殷实的,甚至搭台唱戏,剧目多是劝人尽孝的,《目连救母》啥的,热热闹闹送逝者一程。

至于“五七”多数地方由孝子主持,仪式格外庄重肃穆,毕竟这是寄托哀思的关键节点。

而到了“七七”,也就是“满七”,或者是称之为“尾七”,流程跟“头七”差不多,有的地方管这叫“起服”,意味着守孝告一段落。在做七期间,禁忌也有不少,一般包括不能理发、赴宴、喝酒玩乐等,得守着那份哀伤与敬重。

有些地方还有“撞七”忌讳,即赶上“烧七”那天是初七、十七、廿七的日子,家属就得出去躲一躲,图个吉利。有些地方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提前烧七了。


除了烧七,后头还有“六旬祭”,指的是亲人去世后60日也要举行祭祀仪式,祭仪略同做七。而死后百日,又要奉行“百日祭”。

除此以外,还有“周年祭”、“三年祭”,桩桩件件,都是生者的心意,盼逝者安息,也让家属慢慢抚平伤痛,回归生活正轨。

当然了,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所以烧七的习俗也是有区别的。特别是现代,随着时代的更替,丧葬形式越来越简化,烧七的习俗也变得简便了,很多地方都是只办“头七”,或者是“七七”了,其他能省的都已经省掉了。

在你的家乡有这个习俗吗?以上仅供参考哦,如有不妥之处,也欢迎指出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