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与俄罗斯关系友好,但俄罗斯不是所有的好东西都和我国进行分享,有一款飞机的发动机就是俄罗斯曾经宣称“30年不卖”的“非卖品”。

让人们有些感到意外的是,这款发动机并非是新时代的产品,反而是前苏联冷战时期的产物。

为何俄罗斯如此宝贝这款发动机?它难道有什么秘密吗?



前苏联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常规武器逐渐发展到了太空,最后更是发展到了核武器的较量。

当时美国率先推出了B-1“枪骑兵”战略轰炸机,苏联为了能够应对这种全新的高空亚音速、能够发射核弹的战略轰炸机,苏联相应地推出了图-160“白天鹅”战略轰炸机



这种被北约称为“海盗旗”的战略轰炸机,能够适应从低空到高空、从亚音速到超音速的高强性能战略轰炸机。

只不过苏联方面相对更喜欢通过其白色的喷漆和优雅纤细的外形,称呼这种让美国以及北约国家心惊胆寒的“核手术刀”为“白天鹅”。



“白天鹅”本身重量110吨,可以携带160多吨重量的炸弹以2.05马赫的超高速在1.2万米的高空高速飞行,这个数据即便放在现在也能够让很多防空系统都难以招架。

而支撑“白天鹅”能够实现这样傲人数据的,则是4台库兹涅佐夫NK-32型加力涡扇发动机。

这种NK-32涡扇发动机,每一台重3.4吨,却能够提供出超过137千牛的超强推力,在通过复燃加力或喷射助燃剂提供加力推力时,更是能够达到245千牛。



这样的4台发动机并列悬挂在“白天鹅”的机翼下方,所产生的巨大推力要比美国“枪骑兵”的最大推力要多出65%。

所以,这种发动机既是“白天鹅”的心脏,又是其傲视群雄的法宝,苏联自然把这种宝贝“捂”得严严实实,不仅“谁买也不卖”,而且还宣称“30就算过了30年也不卖”。

当然,我国也在苏联的“不卖”名单之内。



新中国建国初期,工业能力十分落后,可以说几乎等同于“0”,所以在抗美援时才会出现卡车坏了不能修、仓库中飞机没有配件不能飞的情况。

一直到了抗美援朝结束之后,苏联向我国提供了一部分工业物资以及相关专家援助我国工业建设,再加上许多海外游学的人才纷纷回国参加建设,这才奠定我国自主工业的发展。

起初,我国的民用和军用工业都依靠苏联的援助,自主发展相对较慢,在苏联撤走了在我国援助的各种专家后,我国的工业发展便开始走向自主发展的道路。

不过,我国的自主发动机研发进展得却并不顺利。



1964年曾经准备为歼7升级而研制涡扇6发动机,但因为种种原因而无疾而终。

1971开始,我国通过研究英国MK202发动机准备重新研发一款为重型战机和轰炸机提供更为强大的动力。

在研发新一代发动机的同时,我国也想到了NK-32这款曾经让“白天鹅”翱翔的强大发动机。

之所以说“曾经”,是在1991年时因为曾经不可一世的苏联已经在与美国资本对抗中倒下,曾经让西方心惊胆颤的“白天鹅”也已经停在了机库中,已经生产的25架飞机只有6架被俄罗斯继承,剩下的19架则成为乌克兰用于还债的“廉价变卖品”。



当时我国就曾经准备从乌克兰的手中购买“白天鹅”以及NK-32发动机。

不过,这一场交易却被俄罗斯阻拦,花费高价从乌克兰手中“截胡”抢先购买了一部分“白天鹅”,并且让乌克兰拆除NK-32发动机,致使我国错过了获得这款发动机的机会。

俄罗斯将这种发动机视为能够保证国家安全的战略级武器,自然不会让其他国家得到。

当然,俄罗斯也知道他们能够严把自己的出口,却拦不住其他国家的科技发展,所以对MK-32涡扇发动机的“不出口声明”中,强调“30年不外卖”。

不得不承认,俄罗斯对于科技发展的预估是有着准确判断的,在对这款NK-32发动机保护了30多年之后,虽然美国的军工企业仍然没有打破这款发动机的技术瓶颈,但曾经向俄罗斯提出购买请求的我国,已经通过不断地研发造出了自己的涡扇发动机系列,并且大有超越NK-32的趋势。



2007年,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涡扇发动机“涡扇10”通过了安装在重型战斗机歼11B上的相关审查。

紧接着,我国的涡扇发动机逐渐开启了“解锁模式”,从“涡扇13”到“涡扇20”,我国航空发动机的推力也和不断增长的编号一样不断提升。



目前,在我国的运30等大型运输、加油以及预警机的身上,涡扇18和涡扇20已经工作多年,并且凭借超过160千牛的推力,以及比NK-32更为经济的油耗比让我国的大型飞机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军用航空发动机一直被称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可见人们对这种技术的重视。

为了能够让发动机为飞机提供更大的动力,人们将最先进的技术和材料一代又一代地用在它们的身上,从活塞吸气到涡扇发动机,从提高吸气增压比例到增强对高温高压的抗耐能力,这都是人们智慧的结晶。



不过,俄罗斯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并没有将这颗宝珠与我们分享。这也说明了军工行业的发展并非所有国家都像我国一样为了和平、为了发展,更多的则是为了对抗。

如今,MK-32曾经的“30年保护期”已经过去,俄罗斯的军工企业也进一步研发了多款改进型产品。

但我国已经不再需要这款冷战时期的产物,因为我们已经凭借着一代又一代航天科研人员的努力有了自己的研发体系和生产链条,同样也将会用新一代的航空发动机装备我国的护国利器,并且有信心让我们的“鲲鹏”飞得更高、更快、更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