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日下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主办的“当代中国学术三十年——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三十周年纪念研讨会”在北京三联书店韬奋图书馆召开。来自学术界和出版界的专家,及相关参与者、合作者,尤其是“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的作者们,陈来、邓小南、荣新江、赵汀阳、李开元、王铭铭等,齐聚一堂,共同回顾、纪念丛书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对中国当代学术的贡献。
自1994年创始至今,这套致力于中青年学者专著出版的丛书已经走过三十个年头,推出了近一百二十种优秀作品,生生不息,持续为中国学术界注入新鲜血液。
核心是要合规出版中国新旧中青年学人的优秀学术专著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的缘起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学术思想的大转型之际。1992年,通过在哈佛大学访学的朱虹先生的协助与联络,时任三联书店总经理的董秀玉女士与哈佛-燕京学社社长韩南达成共识,计划双方一起合作推出“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在“出书难”的时代助力青年学者出版其学术生涯的“奠基性作品”。
董秀玉曾在丛书二十周年纪念会上回顾这段历史:“跟哈佛-燕京学社的合作很偶然,有很多人的帮助和推动。当时韩南博士有这样的心愿:帮助中国的年轻学者,推动他们的学术进步。八〇年代我们引进了西方很多思想著作,三联图书百分之七八十都是翻译著作。九〇年代大家希望在原创著作方面有一个进步。时代的需求和我们的愿望正好碰撞在一起,一拍即合。”
这次研讨会上,董秀玉介绍说,“呈现原创学术成果,是上世纪90年代三联出版结构性布局中最重要的一块。‘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是一项国际性的出版合作,核心是要合规出版中国新旧中青年学人的优秀学术专著。当年丛书学术委员会主任季羡林明确告诉大家,宗旨是‘追求有利于学术、不求闻达于世间。’我们把关极严,每一部送来的书稿都经过严格的审查,而审查者皆为本行的专家,没有后门可走,也不讲人情面子。”
追踪和记录当代中国的知识发展和思想推进
丛书在国内首创了独立、公正的学术评审和遴选制度,从创立伊始就专注于追踪和记录当代中国的知识发展和思想推进。自1994年2月推出首部作品《中国小说源流论》(石昌渝著)以来,共出版从40后到90后120位作者的优秀成果,很多已成为各自领域的代表作,如茅海建《天朝的崩溃》、赵汀阳《论可能生活》、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邓小南《祖宗之法》等作品,已成为当代学术的典范之作。
“现在我们再看这些‘年轻’的学者,简直亮瞎眼睛,都已经成为了不得的大家。感谢你们今天能够回到这个小小的三联,你们最初出版第一本著作的地方,致敬你们的成就和贡献。‘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是中国学术出版史上非常特殊的存在。希望它能作为原创学术的一股清流,代代相传,绵延流长。”董秀玉说。
三十年来,中国知识界经历了开放和自由的全球化时代,也经历了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冲击与挑战,然而一代代学人直面时代,始终怀抱智识的热忱和理智的清明,推动具有高度文化自觉性和学术主体性的现代中国学术的发展,这套丛书见证了这一代代学人探索。不仅如此,“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还是目前国内唯一坚持长期出版的人文社科类学术丛书,亦是中国出版界与外方合作的成功探索,不仅在国内学术界和关心学术的大众读者中得到肯定,也曾两次得到哈佛大学的嘉奖。
不仅是三联学术出版的缩影,也是几代中国学人思想求索的路标
研讨会上,丛书的作者们不仅一起探讨了丛书与当代中国学术三十年的相伴共生,还纷纷谈及他们与这套书的缘分、自己作品出版时的故事。
80后学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震在发言时表示,这套丛书近些年更多是面向青年学者,“而青年学者提供的第一本书往往是学科训练的结果,说得更直白些,往往是大家的博士论文。我们甚至可以说,当代中国文史哲以及相关人文学科研究的基础规范性,是通过‘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得到了一个基本的呈现。”
“当下我们要在整个中西学术互动的大背景下,给当代中国哲学确立自己的位置。这不是古今之争,而是要找到一个如何锚定的参照系。下一步我们要如何用中国哲学的资源去提炼出时代问题,发现自己的参照系,再从参照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一过程势必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中国哲学不是不需要分寸感,这个分寸感恰恰在于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更大的体系来定位自己。”
丛书编委、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丁耘对此也深有感触。他回忆道,同上世纪80年代相比,90年代的中国出版界思想淡出、学术强化。“怎样平衡思想和学术的紧张关系,‘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确立了一个典范。王国维先生曾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学术。’如果把我们对哲学研究的演化放在从40后到90后的每一代学人身上,这几代人在问题意识上有着高度的一贯性,体现出古今中西的文化意识。这套丛书对于前沿问题的反馈有着充分的敏感性,同时几代作者在对当代问题的研究和阐发上又非常地沉着、彻底,既是对学术上思想传统根源的回应,同时也是对中西各个传统的总体判断和抉择。”
1991年出生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宫志翀,他的专著《人为天生:康有为三世说研究》,今年10月才作为“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的最新成果出版问世。他在发言中表示目前面临中国哲学研究范式的综合问题,“我把它概括为‘温故而知新’。我想强调经典的解释学被重视与中国哲学理论的新创造,看起来是两个努力方向,但二者必须相互支撑,不即不离。没有哲学抱负的经典解释研究是无意义的重复,而没有经典支撑的哲学创造也只能代表某个哲学家的个人思考。”
“回到丁耘老师刚才提到的,所谓古今中西的冲突。其实我们在本学科中已经看到了苗头,古今的分裂已经开始慢慢弥合,我们尽量不让它断裂。接下来中国哲学的研究任务,更需要学者们去深入吸纳西方哲学研究成果,进而尝试调和中西的分立。”宫志翀说。
大家都认为,三十岁的“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不仅是三联学术出版的缩影,也是几代中国学人思想求索的路标;作为中国人文学术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套丛书代表了当代中国学术的成就与水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祖薇薇
编辑/弓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