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日下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主办的“当代中国学术三十年——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三十周年纪念研讨会”在北京三联书店韬奋图书馆召开。来自学术界和出版界的专家,及相关参与者、合作者,尤其是“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的作者们,如陈来、邓小南、荣新江、赵汀阳、李开元、王铭铭等,齐聚一堂,共同回顾、纪念丛书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对中国当代学术的贡献。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三十周年纪念研讨会现场。

自1994年创始至今,这套致力于中青年学者专著出版的丛书已经走过三十个年头,推出了近一百二十种优秀作品,生生不息,持续为中国学术界注入新鲜血液。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的缘起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学术思想的大转型之际。1992年,通过在哈佛大学访学的朱虹先生的协助与联络,时任三联书店总经理的董秀玉女士与哈佛-燕京学社社长韩南达成共识,计划双方一起合作推出“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在“出书难”的时代助力青年学者出版其学术生涯的“奠基性作品”。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董秀玉曾在丛书二十周年纪念会上回顾这段历史:“跟哈佛-燕京学社的合作很偶然,有很多人的帮助和推动。当时韩南博士有这样的心愿:帮助中国的年轻学者,推动他们的学术进步。八〇年代思想激荡,我们潮水一样地引进了西方很多思想著作,三联图书百分之七八十都是翻译著作。九〇年代大家希望在原创著作方面有一个进步。时代的需求和我们的愿望正好碰撞在一起,一拍即合。”

丛书在国内首创了独立、公正的学术评审和遴选制度,从创立伊始就专注于追踪和记录当代中国的知识发展和思想推进。自1994年2月推出首部作品《中国小说源流论》(石昌渝著)以来,共出版从40后到90后120位作者的优秀成果,很多已成为各自领域的代表作,如茅海建《天朝的崩溃》、赵汀阳《论可能生活》、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邓小南《祖宗之法》等作品,已成为当代学术的典范之作。

三十年来,中国知识界经历了开放和自由的全球化时代,也经历了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冲击与挑战,然而一代代学人直面时代,始终怀抱智识的热忱和理智的清明,推动具有高度文化自觉性和学术主体性的现代中国学术的发展,这套丛书见证了这一代代学人探索。不仅如此,“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还是目前国内唯一坚持长期出版的人文社科类学术丛书,亦是中国出版界与外方合作的成功探索,不仅在国内学术界和关心学术的大众读者中得到肯定,也曾两次得到哈佛大学的嘉奖。

对于很多年轻的学者来说,学术成果能跻身“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是一种肯定,近乎某种荣誉。也因此,曾在这套丛书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作者往往和三联书店有着超越一般情形的“情感关联”。

本次纪念会议的开幕,由三联书店副总编辑冯金红主持,中国出版集团董事长黄志坚、三联书店总经理宋志军、哈佛燕京学社社长罗柏松、丛书学术委员会成员邓小南和陈来分别致辞。三联书店的相关代表表示,对哈佛-燕京学社的精诚合作,对学者专家在丛书规划、选稿和评审中给予的支持,对所有作者和广大读者的信任、鼓励和批评,由衷地致谢。丛书接下来将展望未来,稳健地推出新著,推举新锐学人,推进更具根本性的研究课题,以更深层地应和中华文明复兴的时代诉求。

随后展开的研讨环节,围绕“当代中国学术三十年:理路、贡献与问题”这一重大议题,由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李猛主持,按哲学社会科学、文史学科而分上下半场,探讨多个与当代学术发展和生长密切相关的学术议题,如研究范式的变迁、各自领域思考前沿方向、专业化及其超越、重建知识共同体、学术出版的意义和功能等等。

赵汀阳的《论可能生活》在“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出版后,成为中文世界为数不多的原创哲学经典。他谈道:“我们研究的各种人文问题,并不像自然界那样摆在那儿。自然界的问题可能是摆在那儿,有待科学家发现。但人文的问题事实上都是人造出来的,人做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于是就产生了一些跟自然不一样的,自然界里面不存在的问题。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所有问题都具有历史性。”

在他看来,今天人类正在开创一个新的历史性,而这个新的历史性是跟人工智能有关的。赵汀阳说:“人工智能一旦突破了基点,那我们这个世界就拥有了双主体,就是人类和人工智能的双主体,幸亏不是三体,只是双体,如果是三体我们就进入乱世了。对于新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思考我觉得是当下最严重的问题,我希望三联出版社把这个书,尤其是哈佛燕京丛书这套书一直出下去,一直出到将来拥有了人工智能作者。”

王铭铭1997年在“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出版了他的首部著作《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他感慨道:“三联的这套丛书不止是一套丛书,而是开风气、育人才的一个学堂。”

他的发言围绕““人类学从文化自觉走来”展开。文化自觉这个概念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王铭铭说:“文化自觉的意思是对自己的文化要有起码的认识和尊重,对别人的文化也要懂得欣赏,在处理文化之间的关系时要追求多元共生的准则,对全球秩序不要用自己想像的单独一套东西来要求,要让不同文明各抒己见。”总结起来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20多年来,王铭铭一直信仰着文化自觉的理论,相信人类学只有结合自视和他视,只有采取多文明共生的态度,才能抵达它应该有的深度。但他也谈道:“我觉得我们的处境是在美人之美,不断引进西方好的东西之外,并没有各美其美的前提或者我们各美其美地进行所谓共同体研究的时候又没有美人之美的态度。我们没有把文化的自视和他视之间联系起来,没有找到一个平衡点。”

丁耘是“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的编委。他谈道,在这套丛书诞生的90年代,是思想与学术之争的年代。“当时有各种同人刊物标榜自己代表有规范的学术。对于这样的争论哈佛燕京丛书是一个非常好的回答,就是怎样平衡了思想和学术的紧张关系,这确实是一个典范。”

丁耘也指出,“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三十年的出版也充分体现了时代的张力。丛书的作者从40后到90后,他们的问题意识有高度的一贯性,即“古今中西的文化意识”。“我们这几代作者都是非常彻底的,沉着的,对当代问题有一个沉着的溯及到学术上思想传统根本和根源的回应,这同时也是对中西各个传统的总体的抉择和判断。”

丁耘认为,从全球来看,中国哲学界是最有世界性的。他说:“我期待大综合的时代,当代中国哲学可以运用所有的古今中西的思想资源,在面对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问题上给出一个世界历史尺度的综合。”“在这样一个时机,我们正好可以动用我们所知的人类所有重要的思想资源,去研究同一个对象,用已经生成和正在生成的现代世界去规定那个最不确定的未来。”

研讨会上,丛书的作者们不仅一起探讨了丛书与当代中国学术三十年的相伴共生,还纷纷谈及他们与这套书的缘分、自己作品出版时的趣事。大家都认为,三十岁的“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不仅是三联学术出版的缩影,也是几代中国学人思想求索的路标;作为中国人文学术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套丛书代表了当代中国学术的成就与水准。

正如李猛所言:“在座的各位学者都很幸运和三联一起参与了三联哈佛燕京丛书这项文化事业,希望这项事业为中国思想学术留下可以见证我们时代的精神遗产。”


与会嘉宾合影。

会议在热烈的研讨氛围中闭幕,然而关于这套丛书三十年的纪念活动则还在继续——2024年11月29日至2025年3月1日,三联韬奋书店美术馆二楼将举办“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纪念展”,独家展出丛书相关的书稿档案与作者编辑手书,以此来回顾“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

采写:南都记者 黄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