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央视等多家媒体曝光羽绒服掺假的乱象,引发了大量网友的围观和讨论。
什么国标、非标、羽绒,飞丝等一系列专业词语,听得大部分消费者一脸懵逼,不就是鸡鸭鹅身上的毛吗?还有这么多讲究?
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三位本尊亲自为我们讲解,国标、非标、羽绒,飞丝究竟是怎么划分,以及他们的利弊。
首先出场的是鹅本尊,我们先听听它是怎么讲解的。
“听说最近大家都在聊我的毛,我的毛有什么好聊的,本尊体型大,绒的绒朵也大,比你们的都要好就是了。
看来这位鹅本尊脾气有点大啊,那么接下来我们有请鸭本尊来帮我们讲解一下。
“这么快就到我了吗?好意外,好惊喜啊!那么接下来就由本尊来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二吧。”
本尊就先从羽绒说起,羽绒服的羽绒主要来自本尊的腹部、背部和翅膀的腋下绒毛,也称为“绒子”,这些绒毛柔软、短小、纤细、蓬松,并且回弹力好,非常适合作为羽绒服的填充物,提供卓越的保暖性能。
绒子的形态呈立体球状,绒根部发射出数十根绒丝,每根绒丝又衍生出无数的小绒枝,使绒丝与绒丝之间存在大量静止的空气,形成较好的热阻,这就是羽绒为什么具有保暖性能的原理。
再就是次些的羽绒就是本尊脖子上的绒毛,因为它坚硬、尖锐些,容易穿透外层面料,能影响羽绒服的柔软度和舒适度,比不上本尊腹部、背部和翅膀的腋下绒毛,价格也相当低廉些。
本尊再说说飞丝,那什么是飞丝呢?
飞丝是羽绒行业的俗称,专业术语就是绒丝,从绒子或毛片根部脱落下来的单根绒丝,飞丝是羽绒加工过程中从羽毛上脱落下来的单根短丝,它看似与羽绒相似,但实际上大幅降低了保暖效果。
单根的飞丝没有立体结构,形成的静止空气少,蓬松度低,保暖性能差,其经济价值也较低,它通常由无法作为羽绒的鹅毛、鸭毛甚至鸡毛粉碎而成,其保暖性能较差,有时还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
但由于其形态相似,消费者很难从外观和手感上区分二者,又由于飞丝的价格仅为羽绒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许多商家为了降低羽绒制品的成本,就会多填充一些飞丝代替羽绒进行销售,造成蓬松度降低,保暖性及舒适性下降,钻绒风险增大,会影响羽绒制品的保暖性和舒适性,导致消费者购买到保暖性差的衣物。
下面接着由本尊上场,由本尊来场专业的讲解。
羽绒和飞丝鸭老哥都已经讲过了,本尊就讲解国标和非标羽绒服的定义吧。
国标和非标的简单理解就是:符合国家标准的羽绒服装和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羽绒服,就是怎么简单,下面再说说符合国标标准的羽绒服。
国标标准详细规定了羽绒服装的各项技术要求,规定了羽绒产品类的各项技术指标,如填充物的种类、含量、蓬松度等,对羽绒服装的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提出了具体要求。
根据最新国标,羽毛绒被定义为生长在水禽类动物身上的羽绒和羽毛的统称,羽绒服的填充物只能取自水禽,不包括本尊的毛了,本尊的毛不适合用于制作羽绒服,因为保暖性差,质地较硬,湿了之后不容易干,御寒性差,绒毛量少,通常只有非常劣质的羽绒服才会使用本尊毛。
那么怎么挑选羽绒服呢?本尊再给你们详细讲解一二。
羽绒服的填充比例主要取决于绒子含量,绒子含量越高,保暖性越好,理想的绒子含量为95%,这是最理想的比例,90%和80%也很不错,但如果低于50%,保暖性会相对较差。
但也不是全部都是绒子的就会更好,羽绒服的填充物最好是羽绒和羽毛的混合物,而不是全部使用羽绒,这是因为羽绒(绒)和羽毛(羽)各有优缺点,混合使用可以更好地兼顾保暖性、柔软性和耐用性。
此外,充绒量也是影响羽绒服保暖性的重要因素,不同款式和用途的羽绒服所需的充绒量有所不同:
轻薄款:充绒量在40-80克之间。
短款:充绒量在80-130克之间。
常规款:充绒量在120-160克之间。
中长款:充绒量在150-250克之间。
长款:充绒量在230-300克之间。
专业户外:充绒量在250-450克之间。
选择羽绒服时,除了关注填充比例和充绒量,还应考虑以下几点:
鹅绒比鸭绒更轻且保暖,因为鹅绒的绒朵较大。
蓬松度越高,保暖性越好,常见的蓬松度有550、600、650、700、800和900等。
面料:选择针脚细密、面料密度高的羽绒服可以减少跑绒的情况,防风、防水和科技锁温技术的面料也能显著提升保暖效果。
现在你们都看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