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创新为翼,助企业发展”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旭
在辽宁铁法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小青煤矿李新伟劳模创新工作室里,摆放着许多模型,这些模型都是李新伟带领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一起研发改造,并在井下得到实际应用的项目。多年来,李新伟带领劳模创新工作室勇于探索技术改造,革新成果多次在矿、集团公司获奖,解决了生产实际中的难题,累计为企业创效千万元。
劳模创新工作室是新形势下新时代的产物,是广大员工智慧和力量的凝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近年来,铁岭市各级工会聚焦新时代辽宁“六地”目标和铁岭“五个基地”建设,不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动员铁岭市职工不断提高创新能力,释放创造活力,汇聚新质生产力澎湃动力,大力推动开展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为广大职工搭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交流活动的平台。
2018年11月,李新伟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作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领衔人,30多年来,李新伟扎根一线,以刻苦钻研的精神,脚踏实地的干劲,由一名普通维修钳工成长为生产骨干,并晋升为装配钳工高级技师,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大国工匠”“辽宁五一劳动奖章”等国家、省、市多项荣誉。
劳模创新工作室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共有5个功能区,分别为技改成果展示区、创新团队办公区、机械实训攻关区、电气实训攻关区和理论教育培训区。这里配备了完善的机械设备、设施和教学用具,并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工作室由14名专兼职铁岭工匠、工种状元及优秀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其中包括8名工程师以上职称人员和6名高级技师。其中李新伟为领衔人,其余人也都是技术能手。工作室为攻关技术难题提供了平台,成立工作室以后,李新伟经常带领大家在这里进行技术攻关。团队以解决矿山机电方面的生产技术难题、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安全生产和培养企业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创新攻关和人才培养工作。
在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项目实施情况表上,记录着20个项目名称,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进展到什么程度都有明确的记录。自工作室成立以来,李新伟已带领团队完成科技攻关项目20项,技术革新项目105项,现场解决32项生产技术难题。同时,发表22篇科技论文,申报23项国家专利,其中2项为发明专利。这些成果为企业创造了300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
历经多年的创新和探索,李新伟劳模创新工作室现已晋升为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和国家级高技能大师工作室,不仅在公司内部发挥着重要作用,还牵头组建了省级创新工作室联盟,联合多家创新工作室和行业级大师工作室,共同搭建职工创新服务平台。这一平台以“集智、引智、创新、创优、创效”为宗旨,致力于协同创新、技能传授、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聚焦解决企业安全生产中的技术瓶颈问题。
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技术的革新更离不开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李新伟深知人才作用,把责任和担当扛在肩上。他毫无保留地向青年员工传授自己的技艺,带领工作室成员开展技能培训,提升人员整体素质。自2022年8月以来,工作室已完成全矿“师带徒”签约学徒30人,线下培训540课时。同时,还开展了47场相关工种的技能培训,培训人数超过800人次。为了进一步提升职工的技能水平,工作室还推出了“点餐式”技能培训,并根据职工需求定制培训内容。此外,工作室还定期举办“技能PK赛”和“技术员工作坊”等活动,为职工提供学习、交流和竞赛的平台。
截至目前,铁岭市已建立省级创新工作室65家、市级创新工作室62家。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劳模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工作室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激励广大职工传承匠心、精进技能,提升创新创造能力、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培育壮大转型升级焕新发展新动能,助推我市企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