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就在刚刚过去的11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获得通过,将于明年3月1日实施。同月,“继续高举城市考古的一面旗帜——新时代‘考古前置’工作机制改革广州实践”,入选《全国基本建设考古和文物保护优秀案例》。在文物保护方面,广州将提供怎样的探索经验?近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朱明敏,就其中的一些新举措新视点,接受了记者专访。
“财政兜底”提高效率
新快报:您如何看待广州“考古前置”工作机制中的“财政兜底”?
朱明敏:2013年,由广州市人大颁布的《广州市文物保护规定》施行,明确出让或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前,应进行考古调查、勘探,由此拉开全市“考古前置”工作机制改革序幕。经多次修订,2022年印发的《广州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前考古调查勘探程序规定》,明确配合建设及出让项目开展的考古调查、勘探项目经费,由市、区两级财政承担,不再向建设单位收费。
这种“财政兜底”、不再向建设方“收钱”的改革性做法,从源头上解决了很多不必要的摩擦,极大提高了考古和建设效率。据我所知,这种做法在全国范围内都是较为少见、走在前列的。
新快报:公众对“考古前置”的了解和认可,近年有何变化?
朱明敏:从前,一些建设方直到进入施工阶段,才对考古工作有所了解。这几年,围绕文物保护、文化传承的宣传逐步强化,我们明显感觉到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不断在提高。我们在与土地收储方或建设方沟通时,明显感觉更为畅顺,因为对方能够更加从容地推进土地出让或建设计划,也无需操心考古经费筹措等事宜,只需配合做好“考古前置”工作就好。
■2024年1月18日,位于广州光明广场负一层的西汉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周边廊道完成展陈提升,正式向公众开放。资料图片 新快报记者郭思杰/摄
主动开展区域性考古调查
准备划定“地下文物埋藏低概率区”
新快报:请您介绍一下近年来关于考古前置“精细化管理”的进展。
朱明敏:2014年,广州公布第一批“地下文物埋藏区”,包括广州古城至珠江北岸地下文物埋藏区、十三行-十八甫地下文物埋藏区、西村-瑶台-三元里地下文物埋藏区等16个区域,在其进行工程建设须考古前置。在“地下文物埋藏区”外进行大型工程建设也须考古前置,精准定义是:在广州市中心五区1万平方米以上、周边六区3万平方米以上的建设工程项目及新建或扩建道路、桥梁、高速路、地铁、管网等重大线形工程。
我觉得这些都是精细化管理的体现。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因为,文物埋藏是有概率的。
同时,我们还在主动开展区域性考古调查,准备划定“地下文物埋藏低概率区”,将来其内的工程建设可先进行,待有考古发现再上报。
新快报:“地下文物埋藏低概率区”的划定标准是什么?
朱明敏:一是通过梳理以往考古资料,譬如有一区域,过往十几年考古都无相关发现,那么其地下存在文物埋藏的可能性就很低;二是研究历史文献,尤其是历史地图。比如南沙区万顷沙区域就是典型,百年前这里仍是汪洋大海,应无人类活动遗存,自然也应将那里列入低概率区;三是到实地做主动性考古调查。目前,我们已在南沙区和花都区两个试点获相关调查成果,后续将逐步推广至番禺区、黄埔区和增城区等。
通过主动性考古调查,厘清“地下文物埋藏低概率区”,并将相应成果提交行政部门,建议将来区域内的工程建设可简化相关审批流程。我们相信,这是节省人力物力、提高整体工作效率的好办法。
新版文物保护法的一大跨越:
提出“地下文物埋藏区”
新快报:今年11月8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获通过,将于明年3月1日实施。您认为新版文物保护法为考古前置等提供了怎样的探索空间?
朱明敏:我们特别关注到,新版第四十条里专门提出了“地下文物埋藏区”和“水下文物保护区”概念,这两种概念在老版里是没有的。我认为这是新版文物保护法的一大跨越。
(新版文物保护法第四十条提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将地下埋藏、水下遗存的文物分布较为集中,需要整体保护的区域划定为地下文物埋藏区、水下文物保护区,制定具体保护措施,并公告施行”。)
据了解,目前仅在北京、南京、西安、广州等少数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心城市,有划定相关“地下文物埋藏区”,很多城市在这方面仍为“空白”。新版文物保护法明确提出这种概念,我认为它不仅代表了一种新的文化遗产保护形式(相对于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工业遗产、古树名木等而言),而且开辟了一条新赛道。
广州在十年前就已划定了“地下文物埋藏区”,我们在这个“赛道”要保持探索性、领先性及学术敏感性,在工作实践、论文研究等方面,为全国各地提供“广州经验”。
■广州动物园犀牛馆附近的东汉砖室墓,如今已成为一个小型的“博物馆”。2012年,考古人员在犀牛馆地下发掘出结构保存最完整的东汉砖室墓,是继西汉南越王墓之后广州城市中心区原址保护并展示的第二座古墓葬。资料图片 新快报记者郭晴/摄
撷英
各地“探索与实践”
聚焦“新时代城市考古和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暨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2024年会”
2024年11月8-10日,“探索与实践:新时代城市考古和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暨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2024年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在此展现部分与会者的发言——
中国考古学会考古遗产专委会主任委员、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孙英民:当下,我们要将城市考古和地区发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像西安、洛阳、杭州等历史遗存丰富的城市,城市里考古遗址的保护和展示,已经成了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广州在这方面也做出了很多重要探索,在北京路保护展示千年古道,在光明广场下面建设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展示设施,将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了现代城市核心区考古遗产保护利用的典范。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馆员李树义:近年来,为做好考古前置,沈阳市积极作为,派员赴兄弟城市学习基建考古工作经验,出台多项文件,完善工作机制,为考古前置工作筑牢制度基础。实施土地储备考古前置以来,沈阳市共完成358项考古勘探项目,27项配合性考古发掘,清理马贝遗址、乐业街西辽金遗址等,并在实验室考古和活化利用方面开展了有益尝试。
郑州市文物局文物处处长李艳萍:经过考古前置改革实践,郑州市总结出建立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置工作机制、实施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运用考古勘探发掘成果和建立考古联席会议制度的系列工作方法,文物工作由被动跟进,转变为提前主动完成,从源头有效保证了文物安全。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刘瑞结合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汉唐昆明池考古等实际案例,系统介绍了考古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在城市考古中的应用。通过收集、校正不同时期的地形图、航片、测绘图,将各项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的工作成果,均纳入GIS系统,建立三维测绘坐标系统,设置多个永久性测绘基点,统一测绘标准,详细阐述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内容和过程。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馆员朱明敏:近年来,广州在“广州文物考古一张图”建设方面积极发力,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理顺“一张图”的系统架构;编制出全国首个具备行业推广价值的配合基建考古项目元数据规范——《广州市考古项目元数据规范》;推动考古项目文字资料结构化及图纸资料矢量化,依托统一坐标系,最终实现精准落图,从而为“考古前置”工作机制改革精细化贡献力量。(会议文字来自穗文考)
采写:新快报记者 潘玮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