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清朝的第一支海军——北洋水师刚刚成立不久便被日本击沉海底了,因此两国便签订了一个赔偿条款叫《马关条约》,但是事故责任方竟是清廷,受害方却是日本,不禁令清朝百姓大跌眼镜。

作为清朝的子民当然不同意,当时在北京应试的公车孝廉举人有近千名,得知此事后立刻纷纷向朝廷联名上万言书,企图劝阻此举,但朝廷却装聋作哑没当回事,因此引起了举人们的义愤填膺,但此举在社会上影响极大,其中有个梁启超因此成了人们心中的“网红”。

面对清廷的无能,思想开放的梁启超认识到民族危机,为此他和师傅康有为一起在京办起了报社,开始宣扬维新,希望改良传统,试图体制“西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来改善旧体制。



此举引来了清廷守旧派的恐慌,因此告知了慈禧,慈禧得知后,立马查封了报社,停办了刊物。

然而梁启超并未死心,得知上海康汪年在办报社,便离京后去了上海依旧重操旧业。外交大臣伍廷芳想请皇上将其命为参赞,被梁力辞不就;武昌的张更为其破例打开中门,想用一千二百两收买梁启超,也被谢绝了,依旧自主创业,想通过报纸唤醒民众,而所发的都是闻所未闻的论断,发行量极大,给社会带来了极大影响,后张之洞对康汪年施压方罢事端。

后得知师傅康有为在京酝酿保国会,即“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的一个组织,随即北上协助,但因其“造成国家分裂”而遭到了守旧派的驱散。

后梁启超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变通科举折》,废除八股取士制,力图皇帝变法,遭到了视八股如性命的上万官员的骇然和攻击。

1898年6月11日,光绪颁布了《明定国是诏》开始变法,后又召见了一介布衣梁启超,按例只有四品以上官员才能见皇帝,此举是开国以来闻所未闻之事,亦如梁启超闻所未闻之论。

但皇帝因听不懂梁启超的口音,在思想上仍有隔阂,梁启超只得呈上《变法通议》,因与皇帝的交流有限,而不得重用,只赏了个六品顶戴。

师傅康有为在变法步骤上主张“慢慢来”的温和主义,梁启超却极力反对,认为这是“积弊疲玩”,主张越快越好,于是造出来混乱局面。

康有为为了变法得到效果,奏请取代总理衙门及军机大臣的权力,遭到了朝野大臣的反对,恐慌之余纷纷要求慈禧出面重新训政。

某日,光绪本想招梁启超等人共议新政,竟遭到慈禧的扣押,随即密诏梁启超等筹划营救之策。




梁启超、康有为等人商议后,最终无奈之下只得试图说服袁世凯用武装夺权,但袁世凯不干,却被人发现,告知了慈禧,慈禧下令通缉,梁启超,康有为等人忙逃命去了。

当时日本侵华正在寻找亲日份子的势力,伊藤博文得知梁启超的事迹后,认为维新派有亲日倾向,便协助其逃亡了日本。

康有为在日本友人的帮助下也来到了日本,两人重聚后,孙中山,和陈少白想与其一见,但梁启超因“不与革命党人往来”拒而不见,后因日本友人的关系下两方才见了一面,讨论了合作事宜。

梁启超在一个孙中山社团的支持下,又开始办起了报馆《清议报》,大肆宣传反满,救国救民,自由民权等,使得梁启超名震四海,但师傅康有为却因此不满,愤然去了加拿大。

梁启超与孙中山日益密切,并与其达成协议后,开始意识到只有共和体制才能救国,欲让光绪退位选举为老大,并写信告知师傅康有为。




一心只想改良的康有为收到劝退书后气急败坏,没想到梁启超改变了主张,便派人去日本勒令梁启超赶往夏威夷办理保皇会分会及筹集起兵勤王事宜。

此时的梁启超还没有那么大胆敢与师傅康有为分裂,只能硬着头皮在伊藤的帮助下去了美国檀香山,期间仍与孙中山通信,并考察了美国共和体制。

康有为的举兵勤王得到了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支持,但康有为是为了夺取慈禧的权利,恢复光绪的执政;而孙中山一心要推翻满清,建立共和。而梁启超呢?为了调和两人,提出推举光绪为共和国首任总统,以求两全。

梁启超的学生唐才常、林锡圭等人在东京归国举事时,梁启超亲自为他们践行,但后因未收到康有为的军饷,导致了起兵失败,康有为认为与孙中山合作是叛逆,因此唐才常和林锡圭等二十余名首领被处决,梁启超和康有为对此有了间隙,但梁启超仍然硬着头皮合作。

梁启超回到日本后,在《清议报》上发表了《立宪法议》一文,开始主张君主立宪制。

号召推翻满清,反对奴性,鼓吹革命,与师傅康有为等保皇,复辟的主张争锋相对。

一时间势如水火,慈禧气的买凶放火烧毁报馆,才停了《清议报》。

但梁启超仍未死心继续创立了《新民丛报》再度宣扬革命,使得胡适、毛、鲁迅等颇受影响,但后来师傅康有为寄给了他一封信指出西方共和制在中国的不可行性,使得梁启超半信半疑的去了美国再次考察。

历时一个多月,基本将美国都游了个遍,先后访问了国务卿海约翰,总统罗斯福,还有一些社团等,对共合体的起源和优劣做了重点考察。

回到日本后的梁启超随即撰写了《新大陆游记》,认为中美两国国情不同,中国不适合共和制度,应该像英国那样通过君主立宪,慢慢演变为民主宪政。

这一主张引得革命共和派强烈抗议,于是两方展开了激烈的对峙,革命共和派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创立了《民报》,驳斥梁启超的君主立宪论;而梁启超保皇派则在《新民丛报》上反驳美式共和的在中国的不可行性。




但两方论战都攻击着朝廷,朝廷为了不被革命只能被迫向立宪派让步,慈禧连续开会,认为专政体制无法继续,终于开始实施推动君主立宪制,走日本的道路。

梁启超呈上了实施方案后,清廷宣布了新官制,但因为满、汉权利分配不平衡而使梁启超很失望,但为了加快推动君主立宪制梁启超四处奔波,请愿朝廷,速颁宪法,召开国会。

但朝廷依旧迟迟推脱,直到慈禧和光绪相继死去也没召开国会,后摄政王执政时,因梁启超“系得罪先帝之人而难以为用”而是他失望透顶。

但梁启超依旧没放弃,继续发文攻击摄政王,断言“全国之兵变与全国之民变必起于此—二年之间,中国而欲有国会者,惟开设于宣统四、五年以前,方可救国;今日政府专制制度不迅速改变,不及三年,国必人乱,以至于亡,而宣统八年召开国会,为将来历史必无之事”。

清廷迫于无奈,只得答应宣统五年召开国会,但梁启超不达即开国会目的不止,发动一次又一次的请愿,使得学生们示威行走街头,甚至割了辫子。因此激怒了清廷揍学生。

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坚定了梁启超推翻满清的决心,因为此一时非彼一时,而此时的朝廷已无希望了,而当初的朝廷却尚可有救。

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了,对梁启超而言任何一方获胜都是不利于君主立宪的实施。于是向清廷发电“情愿纲领十二条”,清廷于是赦免梁启超一干人等。梁启超企图利用军事力量发动起义,但事与愿违,而袁世凯率兵入京,梁启超不得不逃回日本。

起义失败后,君主立宪制便破产了,梁启超只能在报上发表关于美式共和制的不可行性,而主张英国的“虚君制”,又派人与袁世凯接洽,但袁世凯另有企图。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2月12日,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联合几位大臣劝说和逼迫下宣统帝发布《退位诏书》,并授权袁世凯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继而孙中山提出辞呈。

袁世凯忙拉拢梁启超撰写共和方案,梁启超自知大势已去,只能在力争建立真正的立宪政体、政党政治和责任内阁,他主张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主张,使得孙、袁一并同意。

而袁世凯希望梁启超组党能压制国民党,而梁启超也试图阻止国民党,试图控制内阁。

于是梁启超成了共和,民主两党幕后主事,希望在选举中战胜国民党,力图组成内阁。

但没想到国民党票数众多,使得梁启超心凉凉的。

袁世凯不甘心内阁被国民党控住,于是买凶将国民党内阁首领宋教仁给杀了,凶手落网后,供出了袁世凯等人是主谋,而梁启超得知自己是刺杀后补者,不寒而栗,对国内的腐败失去信心。

袁世凯随即提出了一份内阁名单,由自己的亲信组成,而梁启超得知后,企图掌握军事欲以遏制袁世凯的权力,但被袁世凯认为“只能提笔作文,不能胜任国家重任”,给他搞了个闲职。但梁启超不甘心,经过40多天的讨价还价终于为进步党争取到了由:熊希龄兼任财政总长,梁启超任司法总长。

但1914年2月的热河盗宝案,使得熊希龄名誉扫地,不得不下台,继而梁启超因此看到了袁世凯故意而为之,也承认只是“一介书生”而辞职,眼看政治无望,几经周折只能清华大学闭门写书去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对德国宣战,企图夺取德国在中国占领的地区,袁世凯却宣布“局外中立”,梁启超因此去找袁世凯对德宣战,收回胶州湾租借地,没想到袁大头据不采纳。

后日本驻中国公使日置益在一次密谈中,向袁世凯直接提出了二十一条要求,并要求绝对保密,梁启超通过关系得知“二十一条”内容后,发文痛斥日本侵华。

日本惊慌失措后急忙花重金收买梁启超,梁启超俨然拒绝,日本因此在报纸上对梁启超进行污蔑,造谣德国对其进行金钱运动,以故攻击日本,梁因此驳斥。

袁世凯见状希望梁闭嘴企图拉拢梁启超,梁启超对袁世凯写去了信,劝其不要称帝。

梁启超南下后,得知北洋政府答应了“二十一条”中的部分要求,对袁世凯彻底失望了。

欲北上阻止其称帝却不得,后又发文公开反对其称帝,但仍拉不住袁世凯要当皇帝的心。

12月12日,袁世凯果然称帝了,梁启超决心起义。

梁启超从南京发电报给蔡锷,促其立即发动起义,其一干人即宣布云南独立;梁启超又去信广西都督陆荣廷,劝其独立,广西又宣布独立。3月22日袁取消帝制,仍居老大位。




但梁启超依旧坚持袁世凯下台,并鼓动两反袁。

但没多久袁世凯因病死了,梁启超也因父亲病逝辞去了军务院(组织反袁的起义军)抚军兼政委一职,命继任大佬黎元洪任段祺瑞为内阁总理,将即将胜利的果实让给了军阀。

但当梁启超向段祺瑞提出对德国宣战问题后,段祺瑞也对国会施压,但被黎元洪免去了职务,段回天津却发电称不承认免职令,试图对推翻黎元洪,黎元洪想让梁启超出面调停,梁启超以“与世暂绝”为由,不来管了。

但黎元洪却搬出了张勋来插手,但张勋却与康有为联手欲复辟帝制,梁启超得知后,便与段祺瑞组织起兵讨伐,攻入京后,康有为逃败,从此师徒两人关系破裂。

段祺瑞重组内阁,任梁启超为财政总长,但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却不承认国会解散,梁启超在日本横滨正金银行签订续善后借款1000万日元合同,计划用于实业建设,但被段祺瑞挪用做内战经费,因中华民国政府大元帅孙中山等发动的护法运动,而遭遇了惨败。

随后段祺瑞和梁启超等因财务匮乏先后辞职,梁启超无不沉痛:“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政治黑暗混乱,中华民国仅存招牌而已。”

但后来一部分知识分子总算被唤起来了,包括鲁迅,胡适,陈独秀等等,因为巴黎和会的失败便爆发了五四运动。

因段祺瑞与日本立定密约,承认了日本为合法继承某领地的主权,梁启超等一干人大怒,忙联合全国总动员,开始示威行走。最终在1922年2月4日,中日在华盛顿会议签订了《解决某某问题悬案条约》,收回了失去的领地的权利。




一战后,梁启超再往欧洲各国考察战后的变化,思想又发生了变化,决定弃政从教,认为只有“培养新人才,宣传新文化,开拓新政治”才能改变中国。

后听说曹锟派军警恐吓逼走老大黎元洪,准备用重金贿赂国会议员当选老大,梁启超听说后去劝阻无果,本想不问政治,但1925年五卅惨案后,梁启超又出来号召全国大罢工,全力对准“上海英捕房”,要求惩凶、赔偿、道歉,进而收回租界,撤退领事裁判权”等等。

而此时的梁启超以重病缠身,心力交瘁,回天无力,在不久住了院,后因病入膏肓不治身亡享年57岁,也因自身影响带动了越来越多的革命者也死的甘心。

朋友们你们对此怎么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