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通过引进各类优良品种、开展技术攻关、创建“产业技术平台+示范县+基地+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应用推广模式等各种途径,打造出各类农产品标准化种植模式,增收致富的步伐越来越快。
这一转变,正是我区科技赋能农牧业的生动写照。
一直以来,我区积极实施技术创新,运用改革法宝,聚焦农牧区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提高农牧业发展效益,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以技助农 以技增收

“科技特派员在果园里,告诉你第一步要干啥、第二步怎么做,手把手地教我们解决技术难题,我们依靠科学种植快步走上了致富路!”
家住察雅县城隔河相望的迪戛纳山林区的多吉,是村里的科技示范户。今年61岁的多吉,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种植苹果树,当时种植的苹果树只有几十株。近年来,随着自治区各项科技惠农政策的出台,在科技特派员的技术指导下,多吉开始不断扩大种植规模。现在,他的果园面积已经扩大到20多亩,而且产量和效益是一年比一年好,成了远近闻名的苹果种植专业户。“一技在手,一生无忧。现在村里很多人掌握了专业的种植技术,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多吉高兴地说道。
2024年,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组织实施农牧业科技下乡技术包保工作。此项工作按照“以技术为龙头、以推广为关键、以服务为保障、以考核为标准”的工作思路,聚焦社会急需、产业急缺、群众急盼,围绕种植、养殖、加工和绿色发展技术需求,建立组长统筹负责、专家领衔推进、团队包保服务的工作机制,组织5162名科技人员积极下沉生产一线,下沉服务累计超过3.5万余人次,线上线下培训农牧民4万余人次,服务农牧民群众38万余人次。

做好金融服务 惠及千企万户

今年,人民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编制印发《西藏自治区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工作方案》,调动全区金融机构,部署推进第一批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项目。

示范工程以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实效,加强政策引导和示范引领,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金融保障。并从全区金融机构申报项目中成功筛选出18个项目。目前,各项目申报单位陆续成功实施项目推进工作。
“去年春天,我们收购了一批牛羊进行养殖,因资金紧张,企业法人一直担心经营不下去。了解这一情况的工商银行日喀则分行及时给予大力支持,感谢工商银行对我们养殖业的支持。”日喀则某养殖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办理300万元工商银行“藏羊贷”后感激地说道。
工商银行西藏分行结合地域特色,推动场景金融向“新”而行,聚焦小微企业提高产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场景,以“经营快贷、网贷通、数字供应链”三大产品线为支撑,以牦牛、藏香猪、藏鸡、绒山羊、藏药材重点农牧业产业链聚集地、政府重点发展县域特色旅游产业地、地理标志农牧产业或带动效应较为明显的地区作为优选目标,精准对接农牧业特色产业,精准“滴灌式”特色化的金融服务为企业输血添力,短时间内为企业解“燃眉急”、消“心头患”,以实际行动全力支持养殖产业做大做强。
近三年普惠贷款年均增速达69.64%,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激活中小微企业“新质生产力”。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并进

走进拉萨市曲水县南木乡江村的茂藤农业园区,智能化温室大棚里的黄瓜和西红柿长势喜人。曲水县蔬菜协会会长桑茂鹏介绍,由于我区昼夜温差较大,导致蔬菜产能较低。建设智能化大棚温室突破了气候等自然因素限制,有效提升了蔬菜生产能力。据统计,全区蔬菜播种面积从2012年的35.61万亩增至2023年的44.45万亩,产量则由65.59万吨提升至95万吨,增幅分别达24.82%和44.84%。

近年来,我区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在发展当地特色优势产业、示范推广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区农业科技园区总数已达14家,其中国家级4家、自治区级10家。这些园区初步覆盖了我区主导产业和主要产区。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农业科技园区将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和技术服务保障,推动我区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来源:西藏日报客户端作者:索朗琼珠 图片来源于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