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这个词在迭代更新极快的互联网时代,可以说是一个长盛不衰的“新词”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变得“佛系”,为什么禅宗、冥想,或者是索性进入寺庙烧香祈福在这个时代再一次开始流行起来。那么如今人们是如何看待佛教,佛教中的“空”、“相”等等概念又是如何给现代人带来心灵的慰藉的……

成庆老师在和梁文道的一次对谈中讲到,“在现代社会里,智能手机、互联网创造了太多‘相’。现在的人为什么容易心神不安?其实是因为‘相’太多,你迷在其中,造成身心交瘁 ……”我们普通人容易在不同的相之间执着、沉浮,你摆脱了一个相,又会去崇拜和贪念另一个相。”这种说法很有趣,也让那些高深的佛法有了具象的、实在的现实意义。

我和成庆老师相识于徐小虎先生的课上。当时成老师非常低调,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课堂的最后一排。课堂讨论时,他和徐小虎老师的互动精彩,言语间的机锋,意境悠远,令人印象深刻,获益良多。课后,他也常常和小虎老师一起畅聊,可说是相谈甚欢。

后来,我又和左常波老师一起去拜访过他,这才知道,成庆老师有十年的修行打坐经验,对于佛法的研究也非常深刻。特别的是,他能够把佛法讲得深入浅出,把高深的佛法放在社会现状里去谈,这种谈法与我之前听到的各种佛学论述都有所不同,这也使我萌生了请成庆老师来和大家聊一聊的想法。

本次课程,成庆老师将为我们拆解佛法的种种概念,也聊一聊他所理解的禅宗。同时,他也将和我们共同探讨,真正的学佛究竟是在学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通过佛教,理解自然、艺术,进而将其运用于生活实践,内化于自我生命,从而找到一条安顿身心之路。

12月7-8日,上海见。


成庆,上海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博士,主攻中国近代思想史领域,于2011年任教上海大学后,逐渐转移至明清禅宗史以及近代佛教思想史领域,目前正在从事明清禅宗天童派的文献整理与研究。

曾于2013年、2016年担任台湾法鼓文理学院访问学者。曾发表“从社会进化论到心性进化论——近代思想史脉络中的太虚大师”;“被压抑的‘乌托邦’:魏源的经世思想与净土观”;“晚清的进化‘魔咒’:严复历史意识的再考察”等论文。

近年来较为关注佛教通识教育与禅宗艺术文化的普及与推广。


成庆老师所著非常受欢迎的《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成庆老师与徐小虎先生对谈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热衷于去寺庙?就算“躺平”了,为什么还是感到焦虑?工作时总心神不安,怎么办?

如何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做到“放下执着”……

本次课程,成庆老师试图通过最简单的语言,从佛学的角度和大家聊一聊这些问题。《看理想》《一条》等众多节目都有成庆老师的佛学课程,听众中既有还在读书的年轻人,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各有各的困惑,各有各的忧愁。

成庆老师说,“佛学并不是消极、遁世的,一个安顿身心的人,情绪上没有过度纠结焦虑,在面对问题时,反而知道从哪里下手,去改变自己跟他人的生活。”希望本次的课程,可以为大家的“改变之旅“开一个好头,让我们一起,借助佛学的概念,变成更好的自己。

本次课程时间为12月7-8日, 地点为上海;课程共有四个部分:电影里的佛法课、禅与美——如何观看自然与艺术、坐禅、安放心灵的东方之道:禅的思想与实践。详情如下。

01‍


红药丸还是蓝药丸?电影《黑客帝国》之所以能够被人们一直反复提及,甚至作为某在文化符号,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系列作品指涉了一个经典哲学议题:何为真实,何为虚幻?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陈嘉映老师说,“即便人生是一场梦,那梦与梦也是不同的。”

做梦也好,真实也罢,倒头来或许都是一场空。本次,我们将跟着成庆老师一起,从佛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个经典议题——一个我们可能都很熟悉,却又说不清道不明,甚至常常产生误解的概念,“空”。除此之外,我们还将通过《黑客帝国》《起风了》《红辣椒》《盗梦空间》以及《罗拉快跑》等为人熟悉的电影片段来理解佛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与核心观念。

成老师以这些经典电影的经典桥段为“抓手”,帮助大家拆解和理解较为抽象的佛学概念的内涵和意义,以此使同学们能够将佛学概念内化于心,实践于个体生活。


电影《黑客帝国》剧照


电影《红辣椒》剧照

02


这十余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在日本文化中看到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审美体验,我们从川端康成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演说出发,同时也从良宽、一休等禅僧的书写出发,去探讨如何以禅的视角去体验自然与艺术。

成老师认为,我们应该从美学的、人文的角度,去反过来推广环保。

他说,丰子恺曾经画过几个系列的画叫《护生画集》。在这些画集中,他也没有告诉你太多的知识,他只是告诉你不要打燕子,燕子跟你一样也会有它的妈妈。他其实是一种带有人文的生命教育在里面。我稍微总结一下,传统农业社会里面我们很容易保护自然,因为我们的人造物太少,我们不会生产塑料,也不会生产很多的人造食品,所以我们很容易去保护自然。因为不需要保护,就是这样。人跟食物与土地是互相滋养的关系,也是一种感恩的关系,因为我们受年成影响很大,受自然环境影响很大。

本次课程中,成老师将带领大家,理解禅宗的意境,从而能够明白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理解艺术中的自然性和自然中的艺术性。我们将与成老师一起在自然中去寻找心灵的庇护所。

03


坐禅,又称禅坐、打坐、静坐、燕坐或宴坐,是指以坐姿禅修,源起于印度瑜伽。步行走动禅修称为行禅或经行。禅修的坐姿有很多,但都以“七支坐法”作为调整、检核坐姿的七个主要重点。传入中国之后,道教及儒教也将坐禅列为自我修练方法之一。

本次体验活动将教授汉传佛教的禅修基本方法,并且让同学们理解佛教的禅修与其他冥想、静坐传统的核心差异。这是本次课程中的体验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大家将通过打坐这一看似简单的方式,感受禅修带来的内心愉悦和平静。


成庆老师与学生们一起练习打坐

04‍


从稻盛和夫到乔布斯,上个世纪以来,来自日本的禅文化与禅修行曾在欧美掀起热潮,而今天的国人又重新开始关注传统的东方文化与思想,这背后到底是文化的潮汐现象,还是说,东方思想中的确蕴含了我们已经陌生的安心之道?

我们将通过日本禅文化对于欧美思想界的影响来讨论这背后的深层思想原因,从中理解禅佛教对于当代中国人安顿心灵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禅宗为大乘佛教流传于东亚的一支佛教宗派,由南天竺禅师菩提达摩传至中国。

禅宗原本是指以“坐禅”为中心的修行集团,后来专指达摩一系的禅修集团。然而现在,如果我们提到“禅”,试图理解和认识“禅”,甚至更好的去实践“禅”,尤其结合现代的各种环境和问题,对于很多人而言,其实是一个非常抽象的话题。而成庆老师认为,抓住当代人的精神特性去提供有关禅宗、佛学的解释可能会更利于大家理解真正的禅文化。

恰如成老师在一次访谈中所说,“佛教要讲好故事,其实就是,能不能提供关于这些问题的解释跟说明,而且这套解释说明不是单纯的佛学话语体系,可能还要用到现代心理学、哲学的内容。”

本次,成老师会带领我们,通过禅文化,来理解东方文化对于中国人,乃至对于世界文明的积极意义。禅文化并不是仅仅寻找某种乡愁式的文化认同,而是试图寻找到一条属于中国人,乃至可以利益世界的思想和实践道路。



展厅位置:永福庵

此次,我们还会和成庆老师一起去到永福庵观展。占地不大的永福庵正好处于上海大学宝山校区的心脏位置,尽管庙宇伽蓝均在修缮,与教学楼仅一墙之隔的殿内诵经声依然不绝如缕。展厅正对着山门,檐廊前挂着颇有些粗犷的铁环式雨链,与一般寺院内常见的莲花式相差甚远。室内的布置非常简明,分为左右两个展厅,左边以日本传统的袈裟色为底色,右边则以抹茶色为底色。



图为往期墨迹展展品
本次铃木大拙墨迹展展品


详情扫码

即将截止·马国川领衔,日本人文之旅(12.25-1.2)

与考古专家同行(3.21-31),循迹拉丁美洲失落的古代文明

春节·埃及游学(1.28-2.6)|古文明深度游学+尼罗河五星游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