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1月26日电(记者余蕊、吕昂)与城市相比,山区居民享受的托育、教育、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的数量少、质量低。浙江省丽水市山区面积占比近90%,在解决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的过程中,运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方法理念,推进山区公共服务跨山统筹一体化改革,探索出“浙丽乡村好医”等系列创新举措。

通过“浙丽乡村好医”试点数字乡村医改

丽水市代管的县级市龙泉,此前有43个行政村没有村卫生室,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72%,这些老年人常年居住在大山里,买药就医十分不便。

2022年9月起,丽水以龙泉市为改革试点,创新打造“浙丽乡村好医”平台,建设“山里好筛防、山里好问诊、山里好配药、山里好入院”四个场景。目前,龙泉市所有“无村医村”的6681名常住居民都已经享受到便捷的基本医疗服务。

“‘浙丽乡村好医’是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方法和理念解决基层医疗的问题。越是偏远山区,公共服务资源越是不足,所以需要运用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等基层治理现代化理念和方法,把有限的资源都用起来。”中共丽水市委副书记张赟说。

例如,“浙丽乡村好医”在每个“无村医村”设立“健康协管员”,负责提供日常筛防、辅助远程问诊、辅助智慧配药、辅助入院及院后复查等医疗服务;建设数字化村级卫生服务站,配备智能检测设备实现数据回传共享,辅以“健康存折”激励机制,引导村民开展常态化血压、血氧等健康指标监测;搭建线上问诊平台,形成线上预约、问诊、开药、康复指导等医疗服务闭环;在数字化村级卫生服务站配备医保POS机进行实时结算;乡镇医疗机构采用“智慧流动医院”带药、便民药柜给药、邮政“乡邮员”送药等不同方式协同实现山区药品供应;县医院搭建“数据、人员、资源”统一共享的医共体,实现数据、资源归集和共享;“云入院服务平台”提供“线上预约+绿色通道”的智慧便捷入院服务……

最近,“浙丽乡村好医”将单导心电仪更换升级为12导心电仪,给山区百姓带来更专业、精准的心电检测服务。


图为“浙丽乡村好医”项目的“智慧流动医院”

在教育就业养老等领域推进一体化改革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山区大量年轻人口向城市流动。丽水市辖的景宁畲族自治县,原有8所小规模学校一共107名学生、74名教师。近年来,景宁县实施了小规模学校优化调整,安排107名学生全部进城就读。

同时,景宁县注意做好小规模学校优化的“后半篇文章”,推出交通专线专行、住宿同校同等、饮食同质同价等举措,对困难家庭进城就学子女实行学校住宿费减免,并将相关家庭纳入城镇住房困难家庭保障范围。改革后,进城学生教育质量持续上升,人均教育成本大幅下降。进城学生的衣食住行得到很好保障,学生家长的满意度也很高。

在促进就业方面,丽水市连续三年实施人才科技服务十件实事,在金融支持、政策直达快享等领域推出一系列服务举措。例如,今年3月,丽水市推出“绿谷技能共富贷”,为技能人才、技能型企业提供专属金融服务,至9月底已发放贷款20.71亿元。

“没想到凭我的高级技师证书,银行就能给我发放30万元的‘绿谷技能共富贷’贷款,而且利率很优惠,一年可少还1.2万元利息。”浙江中广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吴慧说。

丽水市在莲都区灵山未来社区打造了2286套人才公寓,目前已全面投入使用,包括单间、家庭套房等。“人才公寓里沙发、电视、抽油烟机等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可以直接拎包入住。而且每月房租才400出头,非常划算。”2023年丽水市莲都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赵伟波说。

丽水市在养老服务方面也做出了有益探索。莲都区有近6万老年人居住在偏远山区。近年来,由于山区老人密度低、服务半径大、运营成本高,全区不少老年食堂经营了一两年就难以持续。莲都区打造了“颐养在莲”养老服务品牌,将各村养老食堂合并为一个中心食堂,委托专业养老服务机构运营,通过“集中采购、集中制作、统一配送”方式,送餐至山区老人家里。2024年以来,莲都区开展助餐服务69.7万人次,节省财政支出100万元,助力企业节约物流成本144万元。

“以前自己烧饭,经常中午1点才能吃上饭。现在11点他们就把饭送过来了,鸡、鸭、肉、蛋、青菜不重样,一顿才4元,便宜又好吃。”莲都区大港头镇河边村91岁老人林细彩说。

此外,2020年底,丽水市按照“政府主导、公益运行、商保承办、自负盈亏”的原则设立了“浙丽保”惠民型补充医疗保险,有效防止了很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据了解,以好医到家和居家养老等为主要内容,浙江省正推进一批“群众天天有感”微改革项目,全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张赟说,“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做好公共服务需要服务基层的精神和意识,运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方法理念,破解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的难题。”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