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下松木蔸,培育茯苓。(资料图片)



松溪国有林场工作人员与种植户一同察看灵芝生长情况,并进行现场指导。



松溪山峦起伏,森林郁郁葱葱。

冬季里的松溪,依旧百里松荫,叠翠流金,缥碧长溪。

松溪,作为国家级生态县,荣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享有“绿色金库”之美称。如何将其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

“在严格守护好‘林海粮仓’生命线的前提下,我们持续深化集体林改,积极探索并实践林下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种植,近年来取得了初步成效。”松溪国有林场场长杨旭静说。目前,松溪国有林场坐拥10.23万亩广阔林地,其森林覆盖率高达86.05%。这片郁郁葱葱的林海之中,茯苓、灵芝、黄精等众多珍贵菌类与中草药遍地生长,不仅丰富了林场的生物多样性,更成为助力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宝贵财富库。

扶优培强,壮大经营主体

清晨,松溪县耕耘林下经济灵芝示范基地里,一株株仿野生种植的紫灵芝挺直腰杆,伞状菌盖上,带着露珠,充满生机。当地林户小心翼翼地在灵芝林间穿梭,手持小刀,轻巧地将成熟的灵芝从菌柄上切割下来,动作熟练迅速。采收好的灵芝被运送至位于城关的农产品标准化加工厂房,经过初步的分类和包装,发往全国各地。

“我们采用仿野生种植技术,模拟自然环境,让灵芝在接近野生状态下生长,这样不仅保证了灵芝的品质,也大大提高了产量。今年以来截至目前,我们已大规模采收了四五批。”基地负责人、福建省何家乐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孔荣说,基地的灵芝品质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价格也比普通种植的高出不少,每年每亩土地能够产出30斤的晒干灵芝,而每斤精品干灵芝的售价高达380元。

何孔荣是土生土长的松溪人,父母长期从事农产品的收购与销售。初中毕业后,他便跟着父母也踏入了这行。随着经验积累和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他于2013年创立了何家乐贸易公司,探索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进一步做大生意规模。

为加强农产品源头品质管理,何孔荣决定拓展第一产业,与松溪县祖墩乡坑口村携手,租用松溪国有林场113亩地种植灵芝。

“一开始我还是个种植的‘门外汉’,投身灵芝种植时,难免有些忐忑。好在,松溪国有林场及相关部门给予了我资金补助及技术支持。省农科院生态景观与产业规划博士李章汀担任我们基地的科技特派员,他不仅在基地选址方面给予了专业建议,更在后续的种植过程中,从各个环节入手,亲自指导,让我轻松地迈过了技术关。”何孔荣说。

“通过‘支部+合作社+公司’模式,结合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我们将灵芝销售到全国各地。”坑口村党支部书记陈尚煜说,如今,灵芝每年产值达上百万元,带动了本村及周边50余户农户参与种植。此外,合作社还种植经营生态五指毛桃、笋干、大米、地瓜粉等中草药、林下经济作物以及农产品等,有效促进林下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显著提升原有野生杂木林资源的经济效益,实现富民增收。

招商引资,打造“绿色引擎”

林海里,松树挺拔,林荫蔽日,在不起眼的地下,悄然生长着珍贵的中药材茯苓。松溪县连富标家庭农场负责人连富标穿梭在基地各角落,用手轻轻拨开松软的土壤,观察着茯苓的根部是否健康。

“这是我们去年11月份刚刚种植下去的茯苓。你看,那些大的已经长得像冬瓜一样了,重量甚至达到了150多斤。”连富标自豪地介绍道,每亩地里生长出来的茯苓,每斤售价可达16元,晒干后售价每斤达40元。

连富标是浙江人,从事茯苓、金线莲等珍贵药材种植、销售工作多年。他在浙江、四川等地都拥有自己的种植基地。去年,在松溪国有林场的邀请下,连富标来到松溪进行考察。他实地走访了当地多个林地,经过仔细评估,认为这里的生态环境优越、气候宜人,非常适合茯苓生长。于是,他决定在这里设立一个新的种植基地。通过公开招投标,他向松溪国有林场租下了441亩林地,开始种植。

茯苓是一种特殊的真菌,主要生长环境为向阳的山坡或丘陵地带的松树林、杉树林。这些树木的根系附近,茯苓的菌丝能够深入土壤,吸收必要的养分和水分。“鉴于茯苓这一特殊的生长机制,与我们林场当前实施的松林改造项目相辅相成,两者结合后形成多赢局面。”松溪国有林场场长杨旭静解释道,林场遵循科学规划原则,针对林区内疑似感染线虫病的松木林实施有计划的砍伐与改造措施。那些砍伐下的松木枝叶堆放在山林中,恰恰成为茯苓生长不可或缺的营养来源。因此,林场鼓励林农开展茯苓的规模化种植。此举不仅促进了林地的生态恢复与多样性提升,还带动了当地农户的经济增收,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除茯苓外,松溪林场还与当地林农合作,推广种植多花黄精、金线莲、七叶一枝花等林下经济作物。“目前,我们林场已搭建起一个育苗大棚,正与福建省农林大学对接,计划培育20万株幼苗,包括多花黄精、牛奶根等,培育成功后将以优惠价格提供给当地林农进行种植,进一步提高林农们的种植效率,从而有力提升林场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杨旭静说。随着年关将近,全国各地正陆续举办多场与林业产业紧密相关的展览会。松溪国有林场正积极筹备,一方面邀请林业产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走出去,学习各地丰富经验。另一方面,将致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让更多人了解松溪林下经济潜力,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多措并举,解锁森林“粮库”

“冬天里也能吃到鲜笋。这些鲜笋就长在这片竹林里。”松溪县郑墩镇一处竹林深处,林农项长炎正在辛勤劳作。近期,他采取轮作制度,砍伐部分竹林以休养生息,并对新竹林进行细致的除草、铺谷壳、施肥及保暖措施,以抵御严寒。

项长炎是浙江人,2014年从松溪国有林场承租了150余亩林园,种植雷竹,培育竹笋。雷竹冬春季节出产鲜笋,口感清脆爽口,深受市场欢迎。“雷竹笋是我们浙江的名菜之一,从元旦开始就能在市场上看到,一直卖到清明时节,特别受欢迎。因为冬天新鲜笋不多,所以经常是供不应求。有时候一根竹笋的价格都能赶上一个猪脚了。”项长炎说。

项长炎算了一笔经济账:一亩竹林地平均年产量可达四五千斤的竹笋,每斤竹笋的市场行情一般在十元左右。扣除运营维护成本后,他这150亩竹林地的年利润可达100万元。显著的经济效益极大激发了当地林农的种植积极性,在项长炎的带动示范下,当地及周边乡镇已有超过30户林农投身于雷竹种植,种植面积已扩大至1500亩。

“我到松溪种植雷竹的这十年里,种植、生产等多个环节离不开当地各部门的鼎力支持。”项长炎说,松溪国有林场在此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多年来在资金补助、科技特派员派遣、机耕路修建、灌溉设施完善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的帮助。这不,近日,松溪国有林场的工作人员专程来到项长炎承租的林地,深入了解其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需求。当得知项长炎有意愿进一步完善灌溉设施,引入微喷技术时,林场工作人员当即表示将为其积极争取项目补助等支持。

“我们林场的转型之路已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林场积极与县内外中草药企业建立联系,成功与超过十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携手合作,通过‘林场+企业+农户’的创新模式,并邀请省级农业、林业领域的技术专家到林场给予技术指导和支持,共同推动林下经济蓬勃发展。”杨旭静表示,将继续深化林权“三权”分置改革,探索多样化的林下复合经营模式,引导广大林农积极参与“森林生态银行·四个一”林业股份合作,致力实现林场可持续发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