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中文大学官网消息,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11月13日举行第九十四届大会(颁授荣誉博士学位典礼),颁授荣誉博士学位予邓小华女士(残雪),以表扬其对文学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邓小华,笔名残雪,为中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及文学评论家。她自1985年起发表过九部长篇小说、300篇中短篇小说、七卷文学评论集及五本散文集,共800多万字,曾获海内外多项重要文学奖项。邓女士致力通过创作把中西文化结合为一体,表现出独树一帜的文学风格和面貌,为国际文坛带来了独特的魅力。港中大向邓女士授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以表彰她在文坛的重要地位和卓越成就。

以下为赞辞。


那城边上有一条黄泥街,我记得非常真切。但是他们都说没有这么一条街。

我去找,穿过黄色的尘埃,穿过被尘埃蒙着的人影,我去找黄泥街。

我逢人就问:「这是不是黄泥街?」所有的人都向我瞪着死鱼的眼珠,没人回答我的问题。

我的影子在火热的柏油路上茫然地移动,太阳把我的眼眶内晒得焦干,眼珠像玻璃珠似的在眼眶里滞住了。我的眼珠大概也成了死鱼的眼珠,我还在费力地辨认着。

跟着上述的「我」,踏上「我」在柏油路的足迹,可以看到「我」在柏油路上的影子,但怎样从「我」的所见,进入「我」的世界,了解「我」的所思?又怎样通过「我」,解读叙述「我」的人?解开「我」的谜?从而解开由此引起心灵的谜?叙述上述「我」的人,就是邓小华女士。

邓小华女士,原名邓则梅,「残雪」是她走上文学之路后的笔名。祖籍湖南耒阳,生于湖南长沙,是我国当代着名作家,从事小说创作、文学评论。邓女士笔名取名为「残雪」,有两层对立的含义,一个是「高山顶上晶莹的白雪」,另一个则是「被污染和践踏的脏雪」,她希望作品能将这两者统一起来,正好反映了她对于生命体验不懈追求、对精神世界无穷探索、对美好的向往,营造作品气质的独特性。

邓女士在《新湖南报》(即今天的《湖南日报》)报社大院出生,年幼时在报社的宿舍和幼稚园度过,后来在长沙文化圈常被称为「报社子弟」。绿树葱茏、一天到晚散发着油墨香的院子,给她留下了人生最初的记忆。自小热爱阅读,除童话故事、中西古典文学作品外,也跟着父亲阅读大部头的哲学典籍,学会了哲学的思考方式。尽管早年生活困苦,她仍坚持白天工作,晚上自学英语。曾当上英语代课老师,翻译英文文学原着,阅读大量西方经典文学名着,包括卡夫卡等着名作家的作品,并深受影响。至于中国作品,她特别爱读《红楼梦》、鲁迅《野草》等,努力通过创作把中西文化结合为一体,纵深挖掘,横向拓展,感受文化的魅力。

短篇小说《污水里的肥皂泡》在1985年刊行在杂志《新创作》,这是邓女士首篇正式发表的作品。事实上,短篇小说《黄泥街》才是处女作,1983年开始创作,用了一年的时间,在1984年脱稿,当时已在长沙的作家圈子里传开了。《黄泥街》的发表,颇费周折。当时许多作家都伸出过援手,最终在着名作家丁玲女士的大力支持下,《黄泥街》得以在文学刊物《中国》发表,1986年横空出世,引起文坛高度关注和重视。本赞辞开头引用的那段文字,就是来自《黄泥街》。

八十年代中期,邓女士在全国大小刊物已发表了十多篇小说。从那时开始,写作成了她的第一职业,儿时梦想也由此开始实现。自创作《黄泥街》以来,至今出版九部长篇小说、逾百篇短篇小说、数十篇中篇小说、散文、评论等。早期作品如《山上的小屋》、《苍老的浮云》、《天堂里的对话》等,开创文学艺术的新风气,另辟蹊径,被誉为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作为我国先锋小说的开端,引领新文学思潮。

邓女士重视探索和创新的精神,注重发掘内心世界,用文学进行思想实验和哲学思考,探索心灵。无论在创作姿态还是手法技巧,都形成极具个人风格的「新实验写作」。通过文学,她寻求创作题材和艺术方法的突破,用中国经验建构中国故事,塑造未来的新型人格的。正如她所说,「艺术是最为符合人性与人道的,艺术也是最具普遍意义的,人类对于美的梦想,其本质就是爱」;「正因为充满了博爱,人才能在艺术的境界里超脱、升华」。她就是希望通过文学创作,「唤起人对生命、对理想的向往」。

邓女士的小说,甫一发表就被海外读者所关注,有些长篇小说甚至翻译成十多种语言,影响很大。她的作品获不少海外知名出版社所翻译出版,如美国的西北大学出版社、耶鲁大学出版社、霍特出版社、新方向出版社、公开信出版社、法国的伽利玛出版社、德国的鲁尔大学出版社、意大利的理论出版社、日本的河出书房新社、平凡社、加拿大的菲茨亨利与怀特赛德出版社等,也获海外期刊杂志所翻译刊载,如日本的《文艺春秋》、《季刊中国现代小说》等。日本还成立了残雪研究会,创办了《残雪研究》杂志。

邓女士的作品,在国际文坛有很大的影响力,从她在国际所获得的肯定,就可见一斑,如2015年获颁美国的最佳翻译图书奖,为我国作家获这个奖项第一人;同年入围英国《独立报》外国小说奖,还有入围美国的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2019年再获美国的最佳翻译图书奖提名;2019年和2021年两度入围英国的布克国际奖;2021年获美国「大他者」文学终身成就奖;2022年获颁马来西亚的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同年获德国豪斯国际翻译文学奖提名;2024年获美国文学奖,这是首位获得这个终生成就殊荣的我国作家。

主席阁下,邓小华女士笔下的文字,充满了光明的照射。正因为心中有光明,她的作品,起了改变心灵之效,呼唤读者一同加入心灵的探索,鼓舞读者对爱、对生命、对理想的向往,让读者感受到光辉的照射。经过数十年艰苦奋斗,她表现出独树一帜的文学风格和面貌,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为国际文坛带来了独特的魅力。为表扬邓女士在文坛的重要地位,本人谨恭请主席阁下颁授荣誉文学博士衔予邓小华女士。

(此赞辞由中国语言及文学系系主任邓思颖教授撰写)


残雪 | 《激情世界》| 人民文学出版社


在蒙城,想象和现实会奇异地转换。隐身于城市的几个青年人是阅读爱好者,其中的小桑,当她沉浸在文学之中,虚构的世界就神秘地显现了:夜晚的街巷忽然弥漫着遥远大海的气息;幽暗的咖啡馆里花豹潜行出没……书将一些事物召唤出来,导师现身、故人重逢、爱情生长,而生活正是想象中的模样。现在,一本新书以前所未有的复杂深邃唤醒灵魂历险的激情。充满暗示的生活,精神在现实里不断映射,如此种种都化作了迷人之境,在他们未知的前路徐徐展开。

残雪 | 《西双版纳的女神》| 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书由13个精巧自由的故事组成,无论是随着矿产枯竭而逐渐寂寞的北方“雪城”、拥有庞大防空洞体系的“灰城”,还是因一次小误会而痛失猫咪的卖菜老人、在地下三层开小超市的女人、第一次接触死亡的小女孩……每个人掩藏在日常生活底下最深刻的孤独,他们的精神寄托与向往,情感的滋生与毁灭,生命意义的隐匿与显现,都被残雪收录其中,以象征、隐喻和无所不在的通感打破了真实与虚构、现实与精神的界限,造就了独一无二的小说风景。



残雪|《少年鼓手》| 人民文学出版社


《少年鼓手》是作家残雪的小说集,收入14个短篇作品。将司空见惯的生活细节,进行夸张与变形,营造出一个超越存在的精神世界。

残雪的写作具有自由的创造性,她以一种勇往直前的姿态来挣脱那些束缚传统文学的力量。其极具个性的写作、对文学的乌托邦式理解,令人耳目一新。

初审:王昌改

复审:薛子俊

终审:赵 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