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利物浦大学大一学生参加西浦慧湖药学院动手实验营。学校供图

  北宋时期,一场地震导致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城外平原凹陷。斗转星移,凹陷处形成了风景秀丽的独墅湖。新世纪以来,苏州工业园区井喷式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唤醒了这片沉睡千年的湖区。

  20多年过去,原来的茭白地、芦苇荡,摇身一变,成了苏州工业园区科创“浓度”最高的功能板块——独墅湖科教创新区。

  这里,集聚着33所中外高等院校、15家“国家队”科研院所、近3000名领军人才、8万余名在校大学生;同时,蓬勃生长着5000余家科创企业、43家上市企业、1000余家高新科技企业;还有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苏州纳米城、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园,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核心区“驻扎”于此,共同成为激活高质量发展“源头活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近年来,我们通过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改革发展,以要素的创新性配置和优化组合,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形成与之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抢占发展主动权。”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党工委书记许文清表示。

  带着对如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追问,记者近日走进独墅湖,深入调研采访。

  “三易其名”背后的发展追求

  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的“科”与“教”指的是什么,“创新”又体现在何处?回答这个问题,得从它的“三易其名”说起。

  新世纪初,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苏州工业园区依托制造业快速腾飞,累计吸引包括45家“世界500强”在内的1200余家企业。

  尽管制造业发展成就喜人,苏州彼时还是意识到,面向未来,只有高层次人才和科技创新才能为发展持续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而人才、创新与高等教育密不可分。

  加强高等院校建设,一定能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大动能!苏州工业园区开启了为城市发展“定制”培养人才之路。

  2002年,“苏州研究生城”诞生,首期2.8平方公里启动区在独墅湖畔奠基。次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现更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首家入驻。

  建一座大学城不难,难在如何使入驻的大学与城市发展相辅相成、共生共融。伴随着苏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2005年,研究生城升级为“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区”,目标聚焦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高精尖”人才。

  随着时间推移,教育和人才要素慢慢聚集了起来,但迸发出的火花还远远不够。怎么办?必须向科技创新要效益。

  苏州工业园区希望借鉴斯坦福大学和硅谷的发展经验,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中心,放大其“技术外溢”效应,推动科技与教育相结合,加快培育原创性创新成果,并实现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以此为背景,2008年,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诞生了。

  至今,该区域已经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33所顶级知名高校和研究院所入驻并布局,其中还包括建校800多年来首次在海外设立研究院的牛津大学。

  “从研究生城到高等教育区,再到科教创新区——三易其名背后是‘为产业培养人才’到‘科创人才引领产业发展’的重大跨越。”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莉说。

  作为落子独墅湖畔的第一所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这里的发展始终保持同频:2003年9月,中国科大苏州研究院首批80名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MBA)开学报到;2020年,中国科大与苏州市政府提级共建苏州高等研究院;2022年,苏州高等研究院“双响炮”——多学科融合的科研中心开工、中国科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揭牌。

  “刚起步时,我们主要围绕苏州工业园区原有产业的需要,侧重培养产业工程师、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高级操作员。现在,我们发挥在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先进材料等方面的学科优势,面向苏州未来产业布局,以研发为重点,引领产业发展。”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副院长屠兢看来,从“研究院”到“高等研究院”,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名称调整,而是工作重点的方向性转变。

  屠兢以生物医学工程举例:中国科大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布局该学科,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缺乏足够的产业支撑,学科发展受限。而生物医药产业是苏州市的“一号产业”,以科教创新区为主阵地的苏州工业园区在该产业的综合竞争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区内聚集着620余家生物医药高科技创新企业、3.5万余名高层次科技人才,形成了创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三大重点产业集群。

  科教创新区拥有相对完整的生物医药创业生态圈,便捷高效的行政体系、一站式服务中心更是锦上添花。“我们的相关科技成果可以就地迅速实现转化,学生就业、创业的可能性也更大。”屠兢说。

  教育、科技与产业共生共融

  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都有哪些作为?

  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而人才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驱动力。归根结底,就是让科创人才引领产业发展。但问题是,引领产业发展的科创人才并不会凭空长出来。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在苏州兴起,高等教育量级、培养方式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渐渐浮出水面。

  “传统药学专业培养的本科生、研究生,已经无法满足新型生物医药企业医药研发创新岗位的需要。”选择科教创新区作为创业大本营的苏州吉玛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佩琢发现,一些新技术领域对相关研发岗位的需求非常迫切,但极难招到合适的人才。

  时代的车轮并不会为任何困难停留。2020年4月,苏州市在2020苏州生物医药发展大会上宣布:苏州将举全市之力,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地标,成为国际知名、国内最具代表性标识度、最具影响力竞争力的“中国药谷”。而当时,苏州仅有苏州大学一所高校拥有药学院,行业急需的人才从哪里来?

  短短7个月后,西交利物浦大学与苏州工业园区共建的西浦慧湖药学院(以下简称药学院)在科教创新区诞生。“协同政府、产业、社会多方合力,孵化世界一流生物医药国际创新生态,助力苏州‘一号产业’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地标”——一开始,药学院就给自己定下了“以促进产业战略为己任”的高标准定位。

  高开,如何实现高走?

  “药学院自酝酿之初,就不是学校一家的事情。”药学院创立前,创办者与牵头人、西交利物浦大学副校长丁忆民回忆,他曾连跑30家企业调研需求,又连续举办两大沙龙,邀请长三角多所知名研究院所负责人和40家知名头部药企负责人走进学校,在教室里共商“各方想要一个怎样的药学院”。

  讨论的结果很聚焦,各方一致认为:从一开始,药学院就要具备“为产业培养人才”和“人才引领产业发展”的双重视角,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牢牢地结合在一起。

  在这样的视角下设计并成长起来的,必须是一所“前所未有”的药学院:设置与产业紧密结合的学科专业,拥有崭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以往的校企合作方式,支持创新创业的活跃生态……

  走进位于西交利物浦大学公共楼的药学院实验空间,即意味着迈入了当前国际生物医药研究的前沿阵地。

  负一层的实验室主要用于基础研究,包含3个标准化的细胞房,一个微生物实验室并配套显微镜室、天平室、凝胶室与仪器室。从细胞培养、微生物培养、核酸纯化到基因表达、蛋白表达与分析、药代动力学实验,都可以在这里开展。

  截至目前,与60余家不同细分领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生物医药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药学院交出的亮眼成绩单。

  2021年9月,王绪甲通过严格的申请流程,成为药学院第一位校企联合培养的博士生。身为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质量与分析部门副总监的他,在工作中长期关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但苦于没有进修渠道。药学院与君实生物等企业开展的联合人才培养项目,为他打开了一扇窗户。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病率很高,目前全球仅有一款针对该病症的药物,2024年刚获批上市。”结合公司项目和药学院教授的研究领域,王绪甲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和药物研究”这一既具有学术价值又具有产业化前景的研究,定为自己的博士研究课题。同期,他的研究也在君实生物立项,由他担任项目负责人。他的导师团队,则由药学院导师、英国利物浦大学导师和君实生物研发技术专家三方共同组成。

  目前,项目进展非常顺利,已成功开发更易于大规模生产的生物类似药,并在实验室和小鼠模型中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项目还构建了一种抗体偶联药物,在体外和小鼠模型已获得了与类似药具备相当药效的证明。

  “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药学院将产业界的前沿课题和资源引入大学,同时整合大学的学术与科研实力为药企培养迫切需要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并帮助药企实现早期研发项目的研究。”丁忆民介绍,成立3年多来,药学院已与我国医药创新药龙头企业恒瑞医药等10余家企业开展了联合人才培养项目。

  “药学院积极整合优化政府、产业和社会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赋能高质量发展、体现行业特色的高峰学科专业,形成了立足地方产业特色的人才培育模式,为苏州工业园区乃至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创新集群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倪乾看来,药学院和生物医药产业的共生共融,正是科教创新区致力推动区域内各大支柱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具体例证。

  产业欣欣向荣,就业水到渠成。在科教创新区,“跨进校门,就是进了公司”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毕业生选择就近就业,又为本地留下了宝贵的人才资源。据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管委会统计,区内每年约有1.8万名各层级毕业生,近半选择留在苏州本地工作。

  面向未来抓机遇超前布局

  教育、科技、人才具有不可割裂的内在关联性。但在实际工作中,三者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理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又是如何通过规划设计、机制安排与制度保障,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呢?

  初始阶段,科教创新区对于高校院所的态度是敞开怀抱迎接,努力提供各种保障,对办学不做干预。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教创新区背靠苏州工业园区,想做和能做的越来越多……

  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月亮湾路10号的慧湖大厦,是科教创新区管委会所在地。高校合作发展局在大厦第15层,与科技创新局相连。

  虽说是“局”,却没有“行政味儿”:紧挨着的10多个工位,办公空间完全敞开。区域内任何高校有需求,尤其是服务产业、成果转化方面的需求,一声召集,两个局的工作人员很快就能聚在一起讨论。

  “高校在属地化发展时,会遇到方向选择的问题,尤其是如何跟本地的产业、跟地方发展结合的问题。”高校合作发展局副局长沈浈真介绍,近年来,该局通过政策引导,鼓励高校开设与地方主导产业密切相关的新专业,同时调整或淘汰与产业发展需求脱节的老旧专业。

  “我们组织产业部门、企业代表和高校专家共同参与产业需求调研,深入分析不同产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类型和层次。基于调研结果,形成产业人才需求报告,为高校优化专业设置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协调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专业设置优化工作。”沈浈真表示,针对高校的具体改革,科教创新区还会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鼓励高校与企业建立产教融合创新体,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我们会定期对院校发展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专业设置始终与地方产业需求保持同步。截至目前,科教创新区已经根据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需求和产业趋势,制定了五轮院校发展政策。”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淼表示,通过高校合作发展局的积极行动,区内教育资源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得到了有效提升。

  据科教创新区管委会统计,截至今年6月,区内高校累计新增73个专业,90%的专业紧密契合园区重点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领域布局。

  今年6月,苏州工业园区高等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会召开,《园区推进高等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示范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发布。

  自此,科教创新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再次吹响了集结号。行动计划围绕做精人才引育、做实成果转化、做优创新生态三大方向,制定了9项任务,从一流学科建设、校企联合培养、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推动高校创新策源能力等方面设定分目标。配套编制的《实施意见》共10条具体举措也同步亮相。

  “推动高校培育园区科技领军孵化企业项目,对经评选的院校科研团队、颠覆性硬科技项目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按产业化程度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30万元、10万元经费支持和最高200平方米场地的3年免租支持”“支持高校与产业集群、龙头企业联合建设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等产教融合创新体,根据企业投入与绩效,给予最高500万元支持”……干事创业的热情被真金白银的投入进一步激发了出来。

  根据行动计划,到2026年,科教创新区力争高校年培养各类产业适用人才规模达2.3万人,建设5—8家具有地方、行业影响力的产教融合培养基地,新增紧贴苏州工业园区战略发展需求的领军或创新人才600名,引进和培育高校院所的科技项目300个。

  历经20余年,科教创新区走出了独特的发展步伐:先从教育起步,聚焦高层次人才,然后拓展出科技研发,之后又布局新兴产业。整个过程,与苏州工业园区在服务苏州发展的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浑然一体。如今的科教创新区对苏州工业园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科教创新区在苏州工业园区乃至苏州的创新转型中发挥着高水平创新策源地和高质量发展主引擎的重要作用。它正如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心脏,为园区新兴产业的每一根血管泵血,促进各创新要素流动,同时为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能。”倪乾说。

  (通讯员瞿小飞对本文亦有贡献)

《中国教育报》2024年11月25日 第01版

作者:本报记者 张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