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在形容唐代文物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大气磅礴”“雄浑奔放”“丰肥浓艳”“富丽堂皇”等词汇,这些词汇确实非常合适,比如唐代的石刻,大气磅礴、雄浑奔放。壁画、镜子、金银器等,丰肥浓艳、富丽堂皇。那时的人们把功能性很强的生活用品做得异常精美华丽,我们以此来探索唐人的内心世界。

01

女性俑

做过一个调查:如果让你马上说出印象最深的唐代文物,70%的人会回答是胖乎乎的女俑。可见这类文物已经变成唐代的文化符号。

陶俑的確(音què读确)是唐代常见的文物,可以说数量巨大,内容丰富。作为源于生活的标本,它无疑再现了时代风尚。

墓葬中的俑群,以各种服饰、姿态和手持道具述说着自己的身份、性别、年龄、行为等,透露出那个时代的各种信息。

汉代的俑已经比较多见,唐代更多,最常见也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些女性形象。显而易见,汉代、唐代女俑的风格不一样。汉俑比较谦卑,唐俑比较自信。

另外,同一朝代不同时期也不一样,用唐代晚期的文物去讲述唐代前期的事情,一定是错误的。比如,人们有一个很大的误解,就是“唐人以胖为美”。这是一个不准确的判断,只是在唐代某个特定的时期,特定的人群当中是以胖为美。但是要说唐代以胖为美,就太小看唐人的审美了。唐朝本身也在变化,早期的俑比较清瘦苗条,后来才开始丰满肥胖了,而且并非全部。

俑的服饰更重要,汉唐之间的差别,不光反映时代不同,也是当时精神面貌和时尚的展示。看唐诗里对女性的描述,就能说明一些问题。比如谢偃《乐府新歌应教》:“细细轻裙全漏影,离离薄扇讵障尘。”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这说明由于纺织品的材质和染色有了极大的提高,服装才能出来这种效果。

唐代后期的服装也有变化,裙子变得越来越宽,所以显得人也就胖了。另外,女性发型变化非常大,各种各样的髻,往左抛、往右抛、往前抛、往后抛都可以,成为某个特定时代的时尚。但是,这些只是一种表象的观察,服饰反映人的精神面貌,背后有原因。比如很多唐女俑衣服肩部有棱,这应是特殊的服装——“半臂”所致。

半臂是去其长袖,成为短袖衣。沈从文编《中国服饰史》,解释半臂又称半袖,是从魏晋以来上襦发展而出的一种无领(或翻领)、对襟(或套头)短外衣,它的特征是袖长及肘,身长及腰。这种服装在唐代前期,即8世纪以前的女装中,是极为常见的新式衣着。

有的时代风尚,还与外来文化有关系。唐代很多人穿胡服,胡服样式有大翻领和裤子。中国早期不穿裤子,古代衣、裳分开,上边叫衣,下边为裳,裳像裙子。唐代前期时尚妇女喜欢穿胡服,主要是翻领袍衫和靴裤,或者穿圆领窄袖襕衫,下身穿长裤,足登靴鞋,腰束革带,还戴胡帽。这种服装风貌,在汉代和南北朝很难找到。

服装的变化,女性最为敏感,这种变化从表面上看是一种社会风俗的变化,或简单地受外国风俗的影响,而背后却是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02

骆驼俑和马俑

俑本来是指人物形象,但考古学已经习惯于把墓葬中的动物形象也称为动物俑。汉代陶俑里开始出现骆驼、马、猪、羊、狗等和人有密切关系的动物,到北朝隋唐时骆驼俑突然增多,而且造型多样。这当然与丝绸之路的畅通有关。

汉代的骆驼数量不多,从造型上看,似乎表现的是众多动物中的一种。北朝以后就不一样了,骆驼塑造得不仅生动、准确,很多骆驼背上有驼袋、货物及帐篷,甚至连水壶、猎物都刻画得非常清楚,并且胡人和骆驼成为固定的搭配组合,即牵驼俑都是胡人形象。

骆驼有两种,一种是单峰的,一种双峰的。双峰骆驼产于巴克特里亚地区,叫巴克特里亚骆驼,中国也有;单峰骆驼称为阿拉伯骆驼,中国没有。唐代骆驼俑中的单峰骆驼,与丝绸之路联系在一起。

汉唐时期马的塑像更多,同样,汉马和唐马塑造的形象也有很大差别。在中国古代,“马者,兵之用也”。“兵马”代表军事,因为马匹在古代军事战争中至关重要。

丝绸之路的开通,和马有很大关系。汉代为获得好马,要到西域去买、去抢。但马匹也是会老化的“消耗品”,需要不断更新。但通常与西域开战后,需要马匹时恰恰得不到良马。直到唐代,才基本解除了这一困扰。

唐人除了大量买马之外,还在西北设了很多军马场,自己养马并进行品种改良。《旧唐书·李抱玉传》载:“李抱玉,武德功臣安兴贵之裔。代居河西,善养名马,为时所称。”安兴贵之子安元寿的墓已被发掘。安兴贵是粟特人,其子安元寿16岁进李世民的秦王府,负责守卫、陪从、鞍马诸事。

至于为什么会在墓葬中出现骆驼、马的形象,而且由汉到唐越来越多,越来越美,大概是因为东西方之间的交流在社会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那些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才会出现。

03

文化交流的绝妙见证:壁画

已发现的唐朝壁画也透露出很多信息。墓壁画建筑,从北朝的简单到唐代的复杂,既是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又有所改变。

汉代墓葬壁画突出的是升仙天界等内容;到南北朝时期,仪仗队成了墓葬壁画的主流;唐代除了庞大的仪仗队伍之外,还有一些标识性的东西,比如戟架。唐代高级官员有门前列戟制度,数量和人的身份等级要相应,唐墓壁画中加入了这个题材,用来明确表示一个人生前的地位。

南北朝时期的南北、东西文化交融,为走向盛唐奠定了基础。墓葬壁画的很多内容都能看到对以往的继承和发扬,也能看出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的交融更加深入。比如狩猎图。狩猎分几种:第一种是独自打猎,危险性很大;第二种就是群体围攻,危险性小,而且成功率高;第三种是训练动物猎杀,猎人没危险。这是狩猎的三个层次。

动物参与狩猎,在山西忻州九原岗北朝墓室壁画中已经有所反映,猎鹰抓野兔画得十分生动。唐墓壁画中不仅有猎狗,还有鹞子、鹰等各种助猎的帮手。唐朝宫廷里有专门的机构来饲养供狩猎用的助猎动物。

陶俑中的狩猎形象,更进一步与丝绸之路联系在一起。唐代的骑马俑后边会出现狗或鹰,这些都表示是狩猎俑。西安金乡县主墓出土的两个陶俑比较奇特,马背上一个是猞猁,一个是豹。这两种猫科动物很凶猛,可以训练出来狩猎,是从中亚传过来的狩猎方式。

在狩猎场景中,无论是唐墓壁画还是唐代织物,都出现了翻身射狮子的图案,这明显是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因为中国没有狮子。翻身射箭姿势的陶俑,有男有女,正如唐诗中的描述:“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射生宫女宿红妆,把得新弓各自张。”有人认为翻身射箭是“波斯射法”或“安息射法”,这种说法是指艺术表现形式,而非狩猎方式。的确,在已知的图像、塑像中,波斯人更多采用这种射箭姿势。

04

丝织品纹样的演变

中国纺织品到了汉代,实物已经非常丰富,纹样中有动物、人物、云气等,艺术表现灵动抽象,不少出自想象和传说,夸张变形,充满神秘色彩。这些纹样也出现在同时期的漆器、陶器、壁画上,被解释为与表现仙界有关。

丝织品上的纹样进入北朝后风格一变,最引人注意的是联珠圈纹的出现。联珠圈纹是特殊的一类,是由联珠组成的圆形团巢,里面有各种动物,这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有些联珠圈内,是胡人饮酒的图案,人物深目隆鼻,穿窄袖长袍,长筒靴,系皮带。还有的是胡人牵骆驼,有的甚至直接织出“胡王”的文字。

联珠圈纹本身就具有浓郁的外来风格,圈内有动物,也有西亚中亚装饰的特点,如猪头、衔珠立鸟等。但北朝到隋唐的织物中,联珠圈纹内的动物又出现了新样式,有鸟、马、孔雀、鹿等,产地应该在中国。丝绸之路开通后,西方需要大量的织物,因此十分有必要设计制造投其所好的出口产品。

进入唐代以后,联珠圈内的动物,常常以成对的方式出现,鸟、鹿颈部有飘带等浓郁的外来风格慢慢减少或淡化处理。联珠圈的联珠变成花草,最后联珠圈组成的團巢变成了花朵,甚至演变成唐人喜欢的“宝相花”,那些充满胡风的织物,来得突然,一度非常流行;去得迅速,很快融合改造为大唐新样。

齐东方/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