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到红军长征时,选择北上还是南下,留言区有人为张国焘辩护说:

“如果不是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北上根本无法立足”

这话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是却经不起分析,毫无疑问张国焘的南下政策失败已经成为事实,这一点不用争论。

中央红军去陕北政治上而言是占理的,打出“北上抗日”的旗帜,如果南下,离日占区远,与那些地方军阀有什么区别。

全民抗战后,连刘湘的川军都出川抗日,张国焘当时就算能立足,从政治立场上也说不过去。

而毛泽东率中央红军到达陕后,一方面再次受到蒋介石的围剿,另一方面,这块土地也确实贫瘠,生存条件极差。


根据《长征》中描述:

1936年7月初,中央机关各部门和红军大学陆续到达保安。王平回忆:“这里地瘠人稀,极端贫困。

保安说是个县城,却只有百把人口,县政府是一个破窑洞,县衙内只有四五个人,除了县长,有一个收发兼秘书,一个伙夫,还有一两个干杂事的人。

站在保安高处四看,一望无际的高原上点缀着几座破庙和屈指可数的破窑洞,以及夏季仅有的星星点点的绿团,真是名副其实的穷窝窝。

红军大学来到了保安,首先清理废弃的破窑洞安排好宿舍和课堂。窑洞连门板都没有,门口挂个草帘子。这地方人贫狼恶,饿狼经常在夜间跑到村子里找食吃。

我们睡觉时人人枕头旁边都放一根棍子,门口搁个凳子和洋磁盆。狼进来碰倒磁盆,我们听见响声,就起来打狼。”可见日子是何等的艰苦。。


面对这种情况,伟人就是伟人,他也不是没“打通宁夏到苏联边境建立根据地”的想法。

更为重要的一点,开展统战工作,对国民党阵营中分析出: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

一方面发起东征,筹集经费解决生存的问题!红军东征取得了很大成功,用毛泽东的话说是:

“打了胜仗,唤起了民众,扩大了红军,筹集了财物。”

短时期内红军扩充8000余人,筹款50多万元(一说30多万)。对于贫困的红军来说,这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有了钱,红军在陕北就能生存,军心也大大稳定。在陕北建立巩固根据地的任务,初步实现了。

另一点,最开始东北军还是向中央红军发起了进攻的,假如红军战斗力差一点,估计也就被消灭了。

东北军在九一八事变后被迫撤入关内。当时东北军仍受国民党南京政府指挥,蒋介石推行 “攘外必先安内” 的政策,要求东北军等国民党军队对红军进行 “围剿”。

  1. 劳山战役:1935年10月,红军在劳山设下埋伏,东北军110师在增援甘泉时陷入埋伏圈,激战六个多小时后,红军大获全胜,俘获东北军4000多人,东北军110师师长和参谋长在激战中被击毙。

  2. 榆林桥战斗:1935年10月底,红军在榆林桥歼灭东北军一个团外加一个营,并俘虏团长高福源。

  3. 直罗镇战役:1935年11月,东北军109师在直罗镇遭红军包围,红军将整个师一举歼灭,师长牛元峰见队伍战败当场自杀。这场战役红军歼灭国民党军一个师又一个团,毙伤敌约1000人,俘虏53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

    直罗镇战役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对红军长征后在西北站稳脚跟、提升信心、扩大队伍和夯实根据地都有重要意义。


每次战斗结束后,都给俘虏宣扬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绩的政策,号如东北不要打内战,要一致对外,然后将俘虏放回东北军,让全体东北军都了解红军的政策。

东北军与红军的冲突逐渐转变为合作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历史演变,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抗日。这一政策对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产生了重要影响。

  2. 红军与东北军的初步接触:红军在长征到达陕北后,开始与东北军建立联系。毛泽东等共产党领导人通过信件等方式与张学良建立了联系,并释放了在作战中俘虏的东北军官兵,加深了东北军对共产党联合抗日诚意的认识。

  3. 高层会谈与合作协定:1936年,中共中央派李克农与东北军的王以哲和张学良会谈,达成了局部停战协定。周恩来与张学良在肤施(延安)举行会谈,达成了互不侵犯、互相帮助、共同抗日等问题上的初步协定。

  4. 西安事变的发生: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留了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西安事变的发生是东北军与红军合作转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5. 红军与东北军的实质性合作:在西安事变前后,红军与东北军之间实际上已经停止了敌对状态,双方在前线的官兵经常一起联欢、看戏、互赠礼品,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新局面。


期间张学良无论从武器还经济上给了红军极大的帮助,这样的关系不是张学良无条件施舍的,而是通过英勇战斗和不懈统战工作后,换来的结局。

所以,这位网友提出:如果没有张学良发动的西安事变,红军在陕北则无法立足等等!只能说只是一个假设,而且这种假设并不成立,因为当时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针对的不仅仅是工农红军,还有全国各地的军阀。

面对日军入侵,蒋介石这个政策已经非常不得人心,加上东北军一枪不放就丢了东三省,良心上也必定过不去。

因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抗日。这一政策对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产生了重要影响,产生这样结果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

更为详细有信息,可以阅读纪实文《长征》

推荐《长征》

《长征》是一部反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历程的史诗性作品,它以宏大的叙事和深刻的历史视角,展现了红军在艰苦卓绝的长征途中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英勇斗争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长征》详细记录了红军长征的全过程,包括重要的战役、会议和决策,对于了解这段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品通过生动的叙述和深刻的人物刻画,展现了红军将领和普通战士的形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情感和精神世界。

《长征》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长征精神的传承。它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斗志。

对于青少年来说,阅读《长征》可以增强他们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感,帮助他们理解和平与繁荣的来之不易。

艺术表现:《长征》在艺术表现上也具有很高的成就,无论是在叙事结构、语言风格还是情感表达上,都能给读者带来深刻的艺术享受。

启发思考:《长征》中所展现的红军的团结协作、战略智慧和牺牲精神,对于当代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挑战也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长征》作为一部历史和文学的杰作,不仅在中国,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不仅是对过去的纪念,也是对未来的启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