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一生多次谈起母亲,为何很少讲父亲?愧为人子!蒋介石母亲死后为何不愿与蒋父合葬?
蒋介石一生中多次谈起自己的母亲,却很少讲父亲。其原因有二:
一是其父早逝,是母亲含辛茹苦地把他抚养成人;二是他天性的顽劣和暴戾,曾使他做出许多愧对母亲的伤心事。因而诚挚的痛悼和孝思,一方面是要给亡母以补偿,同时也可稍平自己的愧疚心理。
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原名彩玉,后改为采玉。于1864年12月17日(阴历十一月十九日)出生在浙江省嵊县葛竹村。幼读诗书,尤工于女红。
蒋母的祖父王毓庆生有三子二女,长子王有则,次子王有模,三子王有金,都是国学生,但都未得功名。
王有则,字品斋,精通诗、礼,1820年生,1882年死。原配夫人姚氏生三子一女,姚氏死后,王又续娶一姚姓女子,生二子一女,长子王贤钜,次子王贤裕,女王采玉。
王有则以贩卖土产为业,子王贤钜青年时赌博成性,次子王贤裕少年时就发现神经有病,王采玉帮助父母维持这个家。
王家日子过得十分艰难。王采玉嫁给奉化县曹家田村俞某为妻,本以为能过上好日子,但不几年夫亡,在娘家茹素念佛,度其寡居生活。
王采玉22岁时,由蒋父盐铺伙计,王采玉堂兄王贤东介绍,改嫁于蒋肇聪为第二任填房,生活才较富裕起来。
王采玉与蒋肇聪生有二子二女。1887年生蒋瑞元(即蒋介石,又名周泰);越3年,生长女,名瑞莲,后嫁给后竺村竺芝珊为妻;又过了3年,生次女瑞菊,出生数月即天亡;瑞菊死后又过了3年而生次子瑞青,养到了3岁又死了。
奉化旧裕,富裕人家未成婚的子女死后,父母仍须为他们凭媒聘娶,名为“阴配”。会有当地开设南货号王永泰的主人有女新亡,两家门当户对,就以王氏女嫁给瑞青阴配为妻,也算结了王采玉一门儿女亲事。
王采玉既善女红,亦受父教,颇通文字,能念诵《楞严经》、《金刚经》等经卷。王氏善于勤俭持家,并经常辅助娘家老幼。
1895年,蒋介石8岁时,他的父亲蒋肇聪染时疫暴卒。
王采玉自丈夫死后,就带着儿女孤门度日。4年后,蒋介石同父异母兄蒋介卿与其母分家另过。蒋介卿分得玉泰盐铺家产,又继承外面放出的帐款。
王氏及亲生子蒋介石、亲生女蒋瑞莲和不满周岁的蒋瑞青,分得老宅三间楼房、田地30余亩和一片竹山。
分家后,王氏领着二子一女,3个都未成年的孩子过活。据蒋介石后来回忆,他母亲“受到过很多委屈,饮泣吞声,无可申诉”。甚至田产被夺,还被诬告于公庭,倍受侮辱,而“乡里既无正论,戚族亦多旁观”。
王氏母子含愤茹痛,苦不堪言。王氏在困境中挣扎,一种自强不息、力图振兴家业的坚强意志油然而生,她除了诵经拜佛聊解心烦外,将全部希望寄托在蒋介石身上。
王氏对蒋竭尽全力教导,促其努力学习,刻苦自强,以做一番事业。蒋每次出门、回家,王氏均要查看蒋所带的东西。外出时,必问到何处去。放学归来必查看蒋的作业,课余教蒋干体力劳动。
但蒋介石从小就顽皮淘气,是个极难管教的孩子。按当地习俗,在阴历正月初一那天,蒋氏族人都要到祠堂参拜祖宗,拜后领取芝麻糖饼。
有一次蒋介石硬要抢先领取,受人劝阻,便躺在地上滚得满身是泥,然后挤入排队的人群中,吓得别人只得退让。他抢先领到了糖饼,便大吃起来,从此得了个“瑞元无赖”的诨号。
他不仅常常打架斗殴,还喜欢恶作剧。一天晚上,他装成传说中的吊死鬼模样,藏在一棵大柳树下,把同塾的一个小同学吓得昏死过去,经过抢救才苏醒过来。
王氏是个火气大、性子躁的妇女,见到儿子不断惹事生非,非常生气,常常拿起竹板责打。但蒋介石依旧我行我素,气得王氏常常流泪。
蒋介石得势后,自述童年时代这一段经历,将王氏对他的打骂,比喻为“孟母断机”。他还在蒋母墓碑两旁,留下他自撰的一幅对联:“祸及贤慈,当日顽梗悔已晚;愧为逆子,终身沉痛恨靡涯。”以示自己的悔愧之情。
王氏在生前曾对蒋介石谈起自己百年后的坟地。因为蒋介石的父亲和前妻徐氏、孙氏的坟墓合葬在溪口镇北一里许的桃坑山,如果将王氏棺柩与他父亲合葬,王氏就得屈居徐、孙之下,这是王氏所不愿的。
蒋介石曾向母亲提议,将桃坑山父亲坟墓迁移,单独与王氏合穴,但王氏亦不愿意这样做。她对蒋介石说:“瑞元,你一定要记住,我将来坟墓不要与父亲合葬。”
蒋介石听了母亲的话,当即表示一定照办,让母亲放心。
蒋介石封建意识浓厚,他请了广东和江西走红的风水先生在溪口附近到处寻找“龙潭虎穴”、子孙兴旺的好坟地,最后在白崖鱼鳞岙中垄,选定了他母亲的墓穴。
1921年6月14日,终其一生都在望子成龙的蒋母因患心脏病辞世。此时的蒋介石还未成“龙”,整日为与发妻毛福梅闹离婚而打得家里鸡飞狗跳,蒋母正是为此而气得一病不起。
若说蒋母的死因是心脏病,那么蒋介石的上述行径无疑是加剧其病情的催化剂。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为毛氏而害我母亲于郁死。”这也正是老母死后蒋介石悲痛愧悔不已的原因之一。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