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宝贞/素材,伊河生活/整理,故事情节合理虚构】

1981年9月中旬的一天,我刚探亲归队,队长一脸严肃地对我说:“小丁,你探亲带走啥了?”我不解地看着队长。“你带走一个木箱,影响有多大你知道不?没想



到,这件看似不大的事情会影响我一生。

1978年12月我穿上军装,成了黄河北岸群山中一个装备仓库保管队的一名战士。

到了部队没几天,我发现所在的仓库部队,和我印象里的部队不一样。在我的想象里,部队都是搞冲锋训练的,那时从来不知道部队里会有仓库这样的部队。

我所在的仓库在山里,虽然也进行早操、打靶、越野长跑等训练,但中心任务不是打仗,而是看管仓库里堆积如山的装备物资。

更没想到,仓库这样的单位,主任和政委都是正团级领导,还有三大机关,尽管到仓库后曾一度惆怅过,认为仓库兵不打仗,不威风,在这里当兵纯粹是熬时间,没啥意思。

可没几天,我就从班长口中,听说了我们队长的事迹,而且还被震住了:李队长是受到大军区表彰的“老山沟”,还到军区大礼堂开过会,在主席台上领过奖牌,还和军区司令部首长合过影呢。

看着安心工作的领导和队长他们,我渐渐打消了心中看不起仓库的片面印象,振作起精神,投入到日常的得物资器材保管当中。

在仓库里,有一条铁路专用线,每当装备物资到达时,我们就开着铲车直接上到站台上,把铁皮车厢里的一箱箱装备物资铲运到外面的军车上,然后再运到诺大的装备洞库里。等忙过了两三天的突击装卸物资后,剩下的就是我们对照着装备调拨计划单,一件件地码垛、登记入账……

保管员的工作简单而又枯燥,我们每天一上班,就进入到自己负责的大库房里,打扫卫生,熟悉保管的装名称、规格、数量和位置……

一个保管员管一个大库房,我管的那个洞库,带挂车的长长货车都可以在里面调头,里面大洞套小洞,堆放的装备品种很多,配套齐全。

我刚当保管员就发现,库房里的装备包装箱不仅个个制作精良,统一涂刷成军绿色,而且大小箱都有,非常结实、美观,那时我就想,如果将来退伍回家,我弄几个这样的包装箱回去,一准能派上大用场,当时,这样的念头不止一次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然而,想归想,做归做,我按照班长和队长的要求,日复一日地从事着装备物资管理,有时往部队发放装备,我们还要跟车押运。

记得我当兵的第二年冬天,我们往西部边防部队发放一批装备物资,所有的装备装上闷罐火车皮后,我和几名保管员把被子就铺在包装箱上面,旁边放着厚厚的军大衣,还有做饭的锅。

班长说,我们押运装备路上要一、两个月,军列经常让道,停的地方往往都在荒



凉的地方,吃饭的问题就得自己想办法解决,因此,每当外出执行押运任务,军大衣、煤油炉、开水瓶、炒菜锅、蔬菜、火腿肠和粮食这些东西都要带上,还有药品,就像搬家,遇到大站赶紧出去采购吃的东西……

作为一名保管员,我们从队长和班长身上学到了许多装备管理的方法和经验,在他们的教育、影响和熏陶下,我渐渐由一名门外汉,成为一名多次受到上级表彰的优秀保管员,在我当保管员的第二年,还当上了班长。

可我当兵已经三年,至今没有回过一次家,于是,在我当班长后,利用业务不多的时间空挡,上报休探亲假的报告,保管队和业务处的领导很快就批准了我的探亲请求。

在准备回家时,我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个空的装备包装箱搬到了宿舍,把雨衣、水壶、解放鞋等军装和一些往家带的物品放到了包装箱里。

几个老乡知道我火车票已经买好,于是就在我回家那天,他们几个借来上士买菜的三轮车,把我送到了十几公里外的火车站,还帮我把木箱办好了托运。

士兵的假期只有十天,时间一转眼就到了,我背着挂包兴冲冲地返回了仓库保管队。

可令我意外的是,就在我刚放下行李准备去向队长销假时,李队长却一脸严肃地来找我了,当时我们班的战士都在,李队长手一挥:小丁,你跟我来。

我连忙跟在队长后面,没多远就到了他的办公室。

进屋后,他把办公室的门关上了。

队长没有和我客套,上来就一脸严肃地问我:“小丁,你这次探亲走时带走啥了?”

我不解地看着队长,想破了脑袋也想不起来自己带了啥不应该的东西啊,没想到队长直接问我,听说你探亲离队时,把仓库的一个装备包装箱带走了。

“你还带走啥了?”

听到李队长这样问,我纳闷地说,我是带了一个空的装备包装箱,里面啥也没有,我把自己穿旧的军装带回家,给我父亲和弟弟穿,别的啥也没了……

队长听后,叹了一口气说,你是真的啥也不懂,啥也不想啊,在这节骨眼上你带啥空木箱啊?

我一听队长的话里有话,不解地问队长:“队长,啥,节骨眼?……”

队长看了看办公室关住的门:“你一直是仓库的优秀保管员,现在是班长,是我的



左膀右臂,你的一言一行许多人盯着,你自己更要注意,尤其是不能拿公家的东西,哪怕是一根针都不能拿,这关系到一个人的品行和操守。”

队长说,他当年当保管员时,一名助理员曾偷偷把仓库里两块厚厚的木板拿到宿舍,加宽单人床,他的老婆孩子快来队了。

可是有人把这事向政委报告,结果这名管物资的助理员大会小会作检查,说他侵占部队财物,挖国防墙角,受到纪律处分,年底就被安排转业了。

从那以后,队长就记住一条,仓库里的物资,哪怕是一块砖、一块木板、一截铁丝都不能拿回家……

队长和我说着他的经历,我却想到,虽然仓库也经常进行爱装管装教育,但对于空木箱这样具体的问题,确实没有人说过,我认为这是可以拿的,没想到现在成了问题。

这时,队长对我说,最近一段时间,政治处已经和他谈了话,委托保管队对我进行提干考察,在这节骨眼上,群众反映你探亲休假,把部队的装备木箱拿回家了,还不知道拿走了啥好东西……

听到队长这样说,我马上意识到问题严重了,于是赶紧向队长道歉,说自己不知道空木箱不能拿,单纯地以为是废品这才敢拿去装东西……

当晚,我就给父亲写信说明情况,让他们务必把包装箱寄回来。

同时,我连夜写了一份认识深刻的检查,从思想根源上挖自身问题,反思自己拿



部队空木箱的错误行为,检查书态度诚恳,检查认识到位,第二天一上班就把检查书交给了队长

十来天后,我收到了父亲从铁路托运回来的木箱,当天就把木箱擦拭一新,重新搬回到原来的仓库一角,并把事情的前前后后向队长作了汇报。

之后的日子里,我心里七上八下,也十分后悔,我不知道自己这样做,组织上是否会原谅自己。

令我意外的是,这一年的年底,军区司令部下达的优秀士兵提干名单里,竟然真有我的名字,我喜出望外,没想到组织上并没有一棍子把我打死。

有了这次印象极为深刻的教训后,我在仓库当了8年的保管队助理员、4年的队长以及5年的业务处处长,无论当多大的官,我始终没占过仓库一点便宜。

我晋升副营职助理员后,老婆和孩子随军,我专门和他们说,自己去附近农村买菜,连队种的菜不能去挖,到食堂打饭,一个馒头的便宜也不要占,该多少钱就掏多少钱,不能让人戳脊梁骨。

九十年代初,为营造拴心留人良好环境,仓库出木材给干部打衣柜、床和桌椅等家具,我也是在最后一个才要的,而且也是付了全款,开了收据的。

回首往事,自己在仓库管装备物资十多年,管着装备库房维修,钢材和水泥很



多,经手的经费数千万、上亿,但从没占部队一分钱便宜,并严格教育和约束部属,当战士时的空木箱事件,功不可没!

因为我知道,手莫伸,伸手必被促!

【素材来源于提供者。根据真实事件和人物采写,部分情节合理虚构,图片源自网络,联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