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
5月21日,我们迎来夏季第二个节气——小满。
此时,夏意渐浓,雨水丰沛,
自然界阳气开始充实,达到“小满”的状态。
但因温热挟湿的气候特点,
人体的阳气也容易受损,
体内湿气会增加,情绪也会更加烦躁。
小满养生重在“防湿热、健脾胃”。
如何顺应节气调养?
这份中医养生指南请收好!
01
小满气候特点
与中医养生原则
“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此时北方麦粒渐满,南方雨水充沛,湿气与暑热交织,人体易出现“湿热困脾”之症:
- 头身困重、四肢乏力
- 口黏口苦、食欲下降
- 皮肤湿疹、痤疮频发
中医建议:以“清热利湿、健脾和胃”为养生核心,兼顾养心、防暑。
02
饮食调理:
吃“苦”尝“鲜”,健脾祛湿
苦味入心,清热解暑
夏为暑热,夏季归于五脏属心,适宜清补。
苦瓜、莲子心、绿豆等食物可清心火、解暑热,但脾胃虚寒者适量。
推荐食疗:绿豆排骨汤、百合莲子羹。
祛湿健脾,首选“三豆”
赤小豆、薏苡仁(炒制更温和)、白扁豆搭配煮粥。
忌贪凉,护脾胃
冷饮、冰西瓜易伤脾阳,引发腹泻,不宜多吃。
03
起居调适:
顺应阳气,防潮防暑
小满起居,睡个午觉
小满时节睡好子午觉,有助于护阳养阴,使体内阴阳平衡。
小满着装,适时调整
小满天气较为闷热,长期处于寒凉的空调环境中易损伤人体阳气,尤其是汗出湿衣,更容易让寒气乘虚而入,引发感冒。
小满运动,适当出汗
晨起或傍晚打八段锦、散步,忌过度锻炼、带病健身,避免正气损耗,不利于养生。
04
穴位保健
足三里: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每日按揉3分钟,增强脾胃运化能力。
阴陵泉: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按压至酸胀感,可助排湿气。
小满,是收获的前奏,也是养生的关键。“小得盈满,知足常安”,用中医智慧调和身心,静候盛夏的丰饶!
成都市温江区公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地址:成都市温江区万花街248号
成都市温江区永惠路5号(红桥健康驿站)
咨询电话: 028-82789609 82783803
来源:成都市温江区公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