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联合罗源团县委、县教育局,赴罗源县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康声相伴,赋语同行”主题公益活动。
本次活动是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党建品牌“康赋同行”项目实施的重要一环,该项目2024年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活动由学院教工党支部和学院团委共同承办,集结听力与言语康复、作业治疗等专业师生力量,通过特色康复活动和音乐互动的形式,为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温暖而专业的支持与帮助。
启动仪式上,罗源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张为华说:“助残日就像一面温暖的镜子,映照出社会文明的高度与关怀。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虽然在身体或心智上可能面临一些挑战,但他们同样渴望被理解、被尊重、被支持。感谢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的师生团队用专业与爱心为孩子们带来这份特殊的关怀,更感谢你们以实际行动践行‘扶残助残、共融共享’的社会责任。”
启动仪式现场
在言语康复环节,师生团队针对自闭症、语言发育迟缓等特殊儿童开展个性化训练。通过口肌功能训练、有趣的发音游戏以及充满爱的眼神交流互动,孩子们能够在欢乐的氛围中自然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这个孩子刚开始拒绝眼神接触,现在能主动指向图片并和他人分享了!”一名志愿者欣喜地分享道。
作业治疗专业学生则设计了色彩鲜艳、内容丰富的认知训练游戏。“泡泡穿过我身体”“怪兽制造者”等趣味活动,有效提升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与社交反应能力。现场教师表示:“这种将康复目标融入游戏的方式,孩子接受度特别高。”
奥尔夫音乐环节,在学生志愿者引导下,10名儿童围坐成圈,随着音乐的旋律敲击铃鼓、摇摆身体,孩子们露出了灿烂笑容。“音乐超越了语言与认知障碍,唤醒了他们的表达欲望。”音乐治疗的学生志愿者解释道。
活动现场
与此同时,罗源县心理协会专家为家长开展心理辅导。“不必自责,您已经是孩子最好的守护者。”心理治疗师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家长缓解焦虑,并传授家庭康复技巧。一位母亲感慨地表示:“终于明白该怎么和孩子有效沟通了。”
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听力与言语康复教研室老师黄滢珊表示,此次活动是“医教结合”模式的一次生动体现,成功搭建起了学院与特教学校之间的合作桥梁。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将专业的康复医学技术融入特殊教育中,为特殊儿童追逐梦想提供有力支持。(文/图 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