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BAO
GOOD NEWS
第7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于5月16日上午在北京召开。大会表彰了200名“全国自强模范”、200个“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和60名“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其中,我省6人获评“全国自强模范”,6个单位获评“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1人获评“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
全国自强模范
韩兆虎
金昌市特殊教育学校美术书法教师,其作品多次入选中国书协“张芝奖展”“首届楷书展”等国家级展览,是中国书协首位聋人会员,以笔墨展现特殊教育艺术风采。
方晓琴
甘肃省首位推拿专业盲人女大学生,扎根兰州市特殊教育学校28年,培养19届200多名盲人按摩毕业生,还为省市残联培训学员4000余人次,用专业点亮盲生职业道路。
马启红
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跛腿医生”,作为中医(专长)医师,独创“清髓化毒汤”,采用“中药+艾灸+心理疏导”联合疗法,15年坚持每周3天周边村庄义诊,累计义诊1.2万余人次,减免医药费136万元,以仁心仁术守护乡邻健康。
张开军
创办酒泉市肃州区新启点残健一体创业就业中心,安置残疾人及其家属超180人就业,为残障群体搭建稳定就业平台。
李华宁
庆阳华宁涌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庆阳市集善乐业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带头人,带动近100名残疾人就业,免费培训400多人,推动200多人投身“数字化”工作,助力残疾人融入数字时代。
郭通平
东乡族自治县通彤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安置16名残疾人就业,辐射带动100余户残疾人家庭增收,户均年增收约8000元,资助残疾人和困难群众2010人、33万元,用产业带动乡村助残事业发展。
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
“黄河之滨”志愿者服务队
常态化开展“爱心服务 电亮金城”活动,提供5万人次上门服务,将全省400余家助残服务单位纳入民生保障清单,为兰州100户残疾人家庭排查用电安全,守护特殊群体用电无忧。
国家税务总局成县税务局
设立“爱心窗口”“助残绿色通道”,推出“预约上门办税”服务,开展助残活动276次,投入14.2万元帮扶资金。近5年征收残保金3145万元,为14家企业减免税费227.5万元,带动67个就业岗位,扶持4家小微企业,追缴残保金301万元,以税惠之力助残发展。
甘肃省财政厅乡村振兴处
对有劳动能力、弱劳动能力和纳入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的残疾人分类扶持促进增收。协同相关部门根本上解决村残协专职委员补助水平低的问题。充分发挥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督促推进作用,统筹支持特教学校建设和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康复救治、就业补助等项目。
甘肃省就业创业促进中心
深度参与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助力9698人获得超16亿元创业贷款,连续举办三届残疾人“创业达人”选拔与创业创新大赛,带动1.2万余人就业,激发残疾人创业活力。
高台县残疾人联合会
2024年打造全省残疾人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高台样板”,建成国家级培训基地,年培训390人次。孵化7个就业实体,帮助28人就业,完成1228户无障碍改造,落实多项补贴保障,织密服务残疾人网络。
甘南州特殊教育学校
创新“3+9+3”模式满足特殊教育需求,打造功能完备的职业与个训教育空间。2024年升学率96%、就业率100%,荣获7项国家级、省级荣誉,成为特殊教育示范标杆。
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
王云兰
创办定西市陇西阳光康复中心,创新“康复+教育+医疗+托养”服务模式,累计治疗3000余人,照护350人次,吸纳15名被照护者就业,帮助50多名残疾人及家属解决就业问题,以专业与爱心为残障人士撑起温暖港湾。
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每5年举办一次,是我国给予残疾人事业战线突出贡献者及集体的最高褒奖。
★来源:甘肃残联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广告推广,平台已做初步审核,具体交易时请广大网友自辨真伪,保护好个人的财产安全,如发生财产损失与平台本身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