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到了,雨水多起来,田里的活计更要上心。老话说“小满小满,江河渐满”,今年南方雨势明显比往年早。东北这阵子早晚温差大,地里刚出苗的玉米得防霜冻。
西南地区接连下了几场雨,菜园里的茄子辣椒得赶紧搭架子防倒伏。村里王大叔上周没及时清沟渠,田里积水泡了半亩豆角,心疼得直叹气。
“春捂秋冻”在农忙时也管用,雨后下地别穿太单,凉气侵身容易累病。南方种水稻的乡亲注意,小满后稻田要浅水分蘖,积水太深根会烂。
北方旱地作物正需水,可别等着雨来,该浇水时就得拎起水管子。家里存的化肥要放在通风处,潮湿天容易结块,撒的时候不均匀。
大棚种植户得检查薄膜,前几天大风掀了三家的棚顶,损失可不小。传统看云识天气还是有用,比如“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但也得结合天气预报。草木灰撒在菜畦边能防虫,这土办法老一辈用了几十年,现在加些生石灰效果更好。
有人觉得现在有机器了,老经验没用,其实土办法里藏着因地制宜的智慧。
我个人认为,把传统经验和农技站的指导结合起来,种地才更有把握。华南地区台风预警提前看,大棚竹竿要加固,免得收成打了水漂。
西北干旱区的地膜覆盖别早掀,保墒比啥都重要,苗子长得才壮实。集市上买农药要认准正规店,别贪便宜买假药,去年就有人吃了大亏。玉米螟这时候开始活动,傍晚去地里看看叶子,发现虫眼就得赶紧治。
家里有沼气池的,小满后产气快,得注意安全,盖子一定要盖紧。留茬小麦田要及时除草,草跟苗争养分,耽误几天就影响灌浆。
有人问现在还用不用人工授粉,番茄茄子花开得多,摇晃植株就能帮上忙。
村东头老张试了新的滴灌设备,说比大水漫灌省水三成,产量还高了。农时不等人,小满前后这20天,可是夏粮生长的关键期。不同地块的墒情不一样,得下地亲自看,别光听别人说。
乡镇农技站这阵子很忙,有不懂的赶紧去问,他们比咱懂得多。最后记住:清沟渠、查大棚、备农资,这三件事这周内必须办完。农谚说“小满赶天,芒种赶刻”,抓住时机才能有好收成。
天气多变不用慌,提前准备心不慌,地里的活儿靠的是细思量。关注网易号,后续还有各节气的农事提醒,帮咱把地种得更顺溜。
种地就像过日子,脚踏实地把每一步做好,收成自然不会差。
小满是个提醒,告诉咱们该忙了,别等老天爷催,自己心里得有数。
这篇说的都是眼下该干的事儿,觉得有用就转给乡亲们,一起把地管好。至于不同作物具体咋施肥,咱下期再细聊,大家先把眼前的活儿落实了。
农时节奏踩准了,老天爷赏饭吃,人勤地才不会懒,对吧?
最后再强调:别拖延!现在就扛着锄头下地,看看哪里该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