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小满,麦粒渐满。”布谷鸟叫时,小满带着农时密码来了。
老辈人常说“小满在头晒死牛,小满在尾伏里涝”,话糙却藏着看天经验。今年小满5月21日,农历四月廿四,妥妥的“在尾”,伏天雨水怕是要多些。从气候看,小满偏晚夏季风来得慢,南方水汽易扎堆,长江流域得防连阴雨。
北方情况不一样,雨没准东边下西边旱,小麦灌浆期怕干热又怕突来暴雨。
老辈传下的看天经验,至今仍是种地的“活账本”,但也得跟上新法子。南方早稻正拔节,雨水一多根须容易“闷着”,沟渠得提前挖通排积水。大棚种植户要留意,连续阴雨天潮气重,草木灰撒垄边除湿,还得勤掀膜透气。
北方麦田这会儿关键,麦粒鼓浆时遇上干热风,粒儿会变瘪,墒情得天天盯。
要是预报有雷阵雨,收割机提前检查保养,别等麦子熟过了头又遇雨淋穗。
有人觉得老农谚过时了,可去年村里张叔看“小满在尾”早备了抽水机,愣是抢在渍涝前救了稻田。现在种地,土办法里藏智慧,科学法子添把力,俩结合着用才稳当。华南地区注意,台风苗头要是冒出来,大棚骨架得加固,玉米秆趁早打桩绑稳。
华北平原的乡亲,麦收前多瞅天气预报,晒场别选低洼处,防潮隔湿得用高垫木。我个人觉得,老祖宗传下的节气智慧,就像地里的老树根,新枝桠还得靠着它扎根。当然,各地气候有差异,咱不能全凭一句农谚定法子,多听本地农技站的建议更踏实。
眼下该干啥?南方赶紧清沟渠、备抽水设备,早稻穗期补点钾肥壮秆子。北方麦区盯着灌浆期,墒情不足的趁阴天浇小水,千万别大水漫灌坏了根。
还有没说到的地方?评论区说说你老家的天气情况,咱一起唠唠种地那点事。记住了,农时不等人,跟着节气走,结合天候变,咱的收成才能稳当当!
赶紧动起来,该修的修、该备的备,别等天气变了才慌神,丰收都是提前打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