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潘志贤 实习生 朱成真 通讯员 常晓伟)“今天的活动现场,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小彩蛋’,让我们共同欣赏由一群小朋友带来的合唱曲目《小池》和《sikiliza》。”近日,在河南师范大学2025美育文化节开幕式上,来自新乡市辉县市常村镇中心学校的一群初中生走上音乐厅舞台。
演出结束后,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教师韩婧忍不住落泪。作为这支由初中生组成的合唱团的指导老师,韩婧见证了孩子们“从0到1”的唱功蜕变,也深深地被学生们质朴纯粹的歌声打动。
这群让音乐老师赞叹“堪比专业合唱团”的“小歌手”,是河南师范大学通过合唱帮扶结出的“美育果实”。
河南省辉县市常村镇中心学校的一群初中生在河南师范大学进行合唱表演。常晓伟/摄
2024年,河南省教育厅启动第二批乡村中小学“以美育人 向美而歌”合唱培育工程,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入选高校帮扶团队,负责新乡市凤泉区耿庄小学与辉县市常村镇中心学校的合唱帮扶工作。
从2024年9月起,作为高校帮扶教师,韩婧开启了往返于市区和县城之间的“授课模式”。每次排练2小时,往返通勤时间却高达3小时,这条合唱帮扶之路韩婧走得并不轻松。
“刚开始孩子们对合唱没有准确的概念,我就从最基础的乐理知识讲起,入门后,再逐渐教他们如何识谱、发声、找音准。”韩婧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每次排练都很辛苦,但是学生们渴求音乐的眼神就是她每次坚持下去的动力。“音乐具有启智润心的力量,有幸帮助一群孩子开启音乐之旅,也是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的意义。”
“一年来,在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的帮助下,我校50多名合唱团的学生不仅在音准方面得到明显提升,还变得更加自信阳光了。”新乡市凤泉区耿庄小学校长杨会金说,通过合唱帮扶工程,校园里每天传来的歌声更多了,也更好听了,真正实现了“美育浸润”。
这场“大手拉小手”的美育帮扶行动恰是河南师范大学全面贯彻“美育浸润行动”的生动注脚。近年来,该校高度重视美育教育,通过构建“课堂引领—项目浸润—实践体验”三维体系持续深化美育创新实践,校园美育建设成效显著。截至目前,该校已获批《三笔字训练》《音乐鉴赏》等省级示范课程,原创戏剧、书法作品斩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希望同学们都能做‘美’的发现者、创造者和传播者,让青春校园活力四射的‘美’开花结果、熠熠生辉。”河南师范大学副校长聂国兴表示,未来学校将持续发挥师范院校优势,不断推动美育走出校园,辐射社会,让美育成为照亮学生成长之路的精神灯塔。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