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春以来雨水少。多地农田干得裂了缝。江苏不少地方庄稼耷拉着叶子。



果树开花坐果都受影响。“立夏不下,犁耙高挂”,农谚说的正是眼下难处。5月4日晚开始。

苏州三个气象工作队蹲守发射点。凌晨4点40分,10枚火箭弹划破夜空。

雨水哗啦啦浇透吴中、昆山的田地。

南京浦口、六合凌晨连发3次增雨弹。



无锡、丹阳也抓住时机各打12枚火箭弹。WR-98型火箭让丹阳预计增雨20%-30%。

常州、镇江、淮安等地早发了增雨通知。湖北荆州、浠水、巴东也在行动。

中央气象台5日继续发干旱黄警。陕西河南等地中度干旱,苏南等地特旱。

未来三天华南有雨,其他干旱区仍少雨。上海今夏预计更热,梅雨少还可能早走。农民老辈看云识天气的土办法挺管用。



但人工增雨得看云的“脸色”。不是所有云都能“催”下雨来。云层厚度、水汽含量都有讲究。

气象员比咱更懂啥时候该“出手”。东北得防接下来的晚霜冻。南方要留意台风季提前的可能。

田里水渠该清的赶紧清。大棚薄膜破了的抓紧补。草木灰撒在地头能保墒。

但科学补肥得跟上。



有人担心火箭残骸不安全。气象局说了,见到别碰赶紧报。眼下最急是盯着天气预报。

跟村里农技员多打听增雨消息。自家灌溉设备该检修了。

抽水机有没有毛病得试试。墒情不好的地块要抢墒播种。

玉米、大豆种子得泡发芽再下田。我个人觉得,老办法加新科技最靠谱。就像这次人工增雨,盯着云空等时机。



种地就是跟天斗,可不能干等着。

现在该做的事不少:清沟渠、查设备、备种子。拿不准的赶紧问乡镇农技站。旱情还在持续,咱得主动出招。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这话得记牢。接下来两周是春播关键期。抓住每一场雨,别让地荒了。

咱农民靠天吃饭,更得懂天敬天。跟着农时走,日子才有盼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