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四矿广场的角落

有一个2平方米左右的修鞋摊

摊主张明用十多年时间

将这个小摊变成“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站”

更用无数件暖心小事

诠释了什么是“平凡中的伟大”



他的善举感动了许多人

他也因此被先后授予

“山西援川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感动山西十大人物”

“山西慈善优秀工作者”

“阳泉市道德模范”

“山西省最美志愿者”

“全国最美志愿者”等称号

“小修小补”传递大爱

多年来

张明用行动践行着助人初心

用一件件“小事”温暖着社会

传递向善力量



部队官兵的鞋破损了,他带着工具上门免费修;敬老院老人的拐杖坏了,他定期去维护;困难群体来修鞋,他分文不取;他还为受灾儿童筹集物资、回收废弃口罩……

当谈及为何投身志愿服务时,张明说:

在父亲的影响和教导下,我深知困难群体生活不易,我曾在电视上看到很多志愿者冲锋陷阵的新闻,深受感动,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帮助有困难的人。

修鞋匠的“逆行”路

2008年汶川地震,张明第一次萌生了要去灾区支援的想法,他几经周折到达北川,除了帮忙搬运物资,还自费购买工具,支起“山西志愿修鞋者张明”的旗子,为志愿者免费修鞋。

在甘肃省陇南市参加地震救援时,位于陇南市宕昌县的一所山区学校给张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返家后,他心系山区学生,多年来坚持定期为山区学生捐赠衣物,并通过捐赠闲置衣物抵扣修鞋费用的方式来鼓励顾客献爱心。

“4·14玉树地震”“7·21北京特大暴雨”“4·20雅安地震”“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哪里有需要,张明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



张明常说:

一个人的力量虽然渺小,但只要长年累月地坚持下去,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新冠疫情期间,张明了解到废弃口罩随意乱丢的危害,就在自己的摊位前放置了一个蓝色垃圾桶专门用于回收废弃口罩。他自费购买了清洁球、电池、鞋油等,以废弃口罩兑换生活用品的方式,引导居民将废弃口罩扔到指定地点,之后他再将回收的废弃口罩送到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集中处理。

2018年,“张明志愿者工作室”正式成立,不少志愿者加入其中,在张明的带领下坚持开展拥军优属、助老扶困、爱心缝补、义剪等志愿服务。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被张明的事迹感染,“张明志愿者工作室”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张明说:

今后,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我还会持续做公益,让更多人感受到志愿服务的温暖。

汇涓流而成江海

积小善而成大爱

只要心中满怀热忱

凡人善举也能汇聚成爱心暖流

成为推动社会向上向善的强大正能量

为张明点赞

采编丨阳泉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佳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