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刊发报道,点赞云南玉溪市在村集体“三资”管理(资金、资产、资源)方面的创新实践和治理成效。报道指出,玉溪市通过深入整治突出问题、建立智能监管平台、强化制度保障,让村集体账目“晒”在阳光下,群众心里更踏实了,干群关系也更加亲近。



在这项治理改革中,新平县戛洒镇的新寨村作为基层实践的典型,交出了一份“账目清、民心稳”的亮眼答卷。

新寨村是一个以傣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近年来,村党总支书记彭永芳带领两委班子,持续推进“阳光村务”建设,把“公开、透明、规范”的理念落实到村务治理的每一个环节。

“我们干部心里有杆秤,老百姓心里也有一本账。”彭永芳常说。为了让村民明明白白搞清楚村里的“家底”和“账本”,新寨村全面推行“三务公开”制度——村务、党务、财务每月一报、每季一晒,做到小到一张发票、大到一个项目,都要公开上墙,接受群众监督。

走进新寨村的公示栏,村集体收入支出、项目建设进展、村干部报酬补贴等信息一目了然,村民时常驻足查看、议论。过去群众“只听说、不了解”的村务,如今变成了“随时看、看得懂”的公开账。

每月固定时间,新寨村在村委会的“议事亭”里召开群众议事会,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一圈,面对面商量村里的大事小事:修哪条路、建什么设施、项目怎么安排、资金从哪来……事事有人提、件件有回应。

彭永芳坚持一个原则:“村里的事必须大家议,不能少数人拍板。”在他的带动下,新寨村的村务决策越来越规范,群众参与度越来越高,干群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在玉溪市统一建设的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上,新寨村已全面实现数据录入与动态更新。村民可以通过手机扫码,随时查询村集体资产资源的使用情况,真正实现了“数据上墙、信息上网、群众上心”。

玉溪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全市通过平台预警机制、合同清理整改、租金催缴等多项举措,大力推进“三资”管理规范化。截至目前,已追回75.7%的逾期借款,累计整改近84%的不规范合同,183万名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可随时监督资金使用。

在这场由内而外的治理变革中,新寨村的努力不是孤例,而是整个玉溪推进清廉乡村建设的缩影。

正如彭永芳所说:“不是有钱就能说了算,而是你做人清白,群众才心服口服。”阳光村务不仅带来了制度上的规范,更带来了干群之间的信任与理解。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账清了,事顺了,民心就稳了。在新平戛洒镇新寨村,清清楚楚的账,明明白白的事,正在一点点筑牢乡村治理的“清廉根基”。在这片傣乡热土上,村务公开不仅是一种制度安排,更成为连接干部与群众的一座“连心桥”。

(玉溪市纪委监委 李继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