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宣布全球禁用华为AI芯片后,特朗普政府又开始整活了。
据观察者网5月21日报道,早在今年1月,特朗普政府首次下令启动一项名为“黄金穹顶”的计划,而这项计划的核心便是构建一个卫星网络,用来探测、追踪并拦截来袭导弹,当地时间5月20日,特朗普正式宣布,他已经为这项价值1750亿美元的“金穹”导弹防御系统选定了一个设计方案。
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时间,“金穹”将提上日程,而特朗普政府不惜花重金也要打造的这个导弹防御系统,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对抗中俄的威胁。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政府加速“金穹”计划的推进,刚好发生在印巴冲突之后,未免不让人怀疑,那场短暂的冲突,击落的不仅仅是法国“阵风”,还有美国的幻想。
实际上,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2010年,中国正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也让向来有修理老二习惯的美国,开始将矛头对准中国。
此后,你会发现,不管是哪一任总统,不管其是属于哪个党派,其一个核心思想,便是遏制中国发展,维持所谓的“美国优先”。
历史上,英国、德国、日本、欧盟以及苏联等都有过巅峰时期,然而这些国家,如今的下场历历在目,这也让美国认为,中国亦会如此。
可惜的是,中国并未按照美国所认定的剧本走。
贸易战,想逼迫全球与中国脱钩,却加速了中国全球产业链的布局;
科技战,想利用技术封锁等多种手段遏制中国高科技的发展,却迫使中国快速走上了自研之路;
金融战,利用所谓的加息降息形成美元潮汐,收割中国积累了几十年的财富,却将中国推上了建设“金融强国”的道路。
如今的美国最后悔的便是,没能及时遏制中国。
4月,美媒《外交事务》发表了一篇名为《低估中国,美国需要怎样的新联盟来抵消中国优势》文章。
这篇文章中,首次正面直视中国崛起的客观事实,接着话锋一转表示低估中国是美国犯下最大的错误,还直言美国成功遏制过英国、日本、德国等国的崛起,唯独没有料到,中国成为了例外。
文章将直接原因归咎于美国没能早点遏制中国,却不知道,即使时间真的回到90年代,美国也不会打压中国,不是不愿意,而是中国确实有利用价值。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陷入了高通胀的泥潭,经济更是一塌糊涂,企业倒闭,工人失业比比皆是。
这时的美国急需一个新市场,既能转移低级产能,又能让美元流通起来。
当时的中国正值改革开放之际,彼时的中国有着廉价的劳动力,却苦于没有技术以及资金。
在这样的背景下,双方一拍即合,大量美国产业转移至中国,说白了,美国就是把中国当成“血汗工厂”。
那时苏联和日本正成为美国的心头大患,美国无暇顾及中国。
更关键的在于,那时的美国,根本没有料到,中国会靠着这样的基础,一步一步从代工到仿制再到最后的自主创新,成为了美国最有竞争力的对手。
到了九十年代,苏联解体,日本经济也因为《广场协议》陷入萎靡,美国也迎来了最强大的巅峰时期。
GDP占到了世界的30%,是当时中国的14倍,政治上,更是自称世界警察,军事实力,更是让各国望尘莫及,10艘核动力航母,3000多架战机,其军事基地更是达到了750多座。
海湾战争更是稳固了美国头号强国的地位,也膨胀了美国。
试想一下,这时的美国,怎么会去思考,中国将会是他们下一个“敌人”呢?
然而就是这短短三十多年时间,中国从一个专注解决温饱的国家发展到如今直指美国霸权地位的强国。
这样的速度,或许已经注定了即使时间倒退,美国也不能阻止中国的发展。
2001年,中国加入WTO,迎来了全面发展的时机,而这其中美国成为了核心推手。
然而波涛汹涌的局势后面,却是美国再次需要中国的事实。
欧盟崛起了,欧元更是直指美元霸权地位。
中国又不合时宜的成为了美国棋局上,最好的棋子。
因此,美媒《外交事务》虽然承认了中国发展的事实,却还沉浸在美国能遏制中国发展的幻想之中。
中国的崛起,绝对不是偶然,也绝对不是仅仅依靠美国的资源。
毕竟如今的印度同样也有着廉价的劳动力,美国大可通过一样的路径,再“复刻一个中国”,可事实是,这条路美国早就试过了,行不通。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的发展,有着美国的助力不假,但更离不开的是中国几代领导人极具前瞻的眼光和独特的中国发展之路以及广大优秀的劳动者。
美国绞尽脑计想打压中国,却屡屡受挫,因为美国直到现在没有意识到,中国跟其他世界老二,不一样。
信息来源:《为对抗中俄,特朗普宣布1750亿美元“金穹”反导项目》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