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闻晨报

作为“吃瓜群众”,你挑西瓜像挑盲盒?他只需要3秒就能验出瓜的熟度、甜度、口感,还月入2万!

“经过我手的瓜不敢说百分百不出错,最多千分之几的误差率!”炎炎夏日,西瓜成为市民消暑的必备佳品,但你知道吗,在这一颗颗看似是“盲盒”的西瓜背后, 有一个特别的职业——验瓜师,可以不破瓜即开盒,通过“一看二摸三听”,精确挑选出质量过关的西瓜。

近日,记者采访了上海南汇瓜果有限公司的网红验瓜师朱林杰,Get这个火上热搜的新奇职业的工作日常。

月入两万,3秒拍一瓜,秘诀:“一看二摸三听”

南汇地处上海市东南部,境内河港交叉,水系发达,交通运输便利,且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非常适合瓜果生长。

上海南汇瓜果有限公司的朱林杰从事验瓜工作多年,自2009年获取《西瓜品质鉴定证资格证》以来,一直从事验瓜工作,已成为当地的“网红”验瓜师,近日,这一职业也曾一度火上热搜榜。


朱林杰告诉记者:“现在这活儿收入还不错,在上海,我一个月能有两万左右。听说外地有些地方月入三万都不是问题。” 3秒左右验一个瓜,一天能验3000个,而一个8424西瓜基本在6.5斤以上,朱林杰说,算下来一天至少要验20000斤瓜,看似简单的“拍瓜”动作,背后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朱林杰介绍,一个瓜熟不熟、甜不甜、口感好不好,“一看二摸三听”是他的验瓜秘诀:

,一个好瓜的纹路会很清晰,皮色不能太淡,否则不够熟;

,纹路摸上去也要平整,看上去颜色深一点的,这种瓜熟度高;西瓜“屁股”如果凹进去,就说明果肉有空心部分,西瓜“头”如果凸出来,说明紧皮、水分多,但“糖度”就可能不够。

,再敲瓜听一听声音,听到瓜发出“嘭嘭”的震动性强的声音,就说明瓜熟了,口感也比较好。

每日弯腰敲瓜超七小时,“手都敲出茧了”


每年4月到9月是验瓜师最忙的时候,“进入5月就是最忙的时候了,早上五六点钟开始工作,到中午12点,棚里温度40度以上人吃不消再休息一阵子,下午4点到7点再去干一段时间,基本上每天都要弯腰工作七八个小时吧,有的人拿竹子敲,我还是喜欢拿手弯腰下去在地上敲。”朱林杰介绍,现在高峰期瓜多,来不及一个个去地里验瓜,也会叫瓜农采过来后由他来验收。


作为消费者与农户之间的“质量守门人”,验瓜师不光要有3-5年的验瓜经验积累、高强度工作的耐受能力,还需要严格执行标准,杜绝不合格瓜流入市场,维护品种的口碑。“基本上我验出来的瓜糖度就和实际上相差个一两度。”


他总结自己的生活:从早到晚,基本都在和西瓜打交道。“你说手敲得疼不疼?一开始手都敲破皮了,现在时间长了也习惯了,有茧了就好一点。我们这个行业也挺累的,不仅有眼力还要有体力,毕竟光是每一天的走动量就不得了。”

001号验瓜师:“非常欢迎年轻人加入”

2009 年,上海市西甜瓜行业协会曾举办 “十大西瓜品质鉴定师” 比赛,朱林杰当时以误差最小的成绩获得第一名,他的证件编号是001号。

他谦虚地表示:“其实主要就是一个经验的积累,普通人多看多学也能验出好瓜,包括很多合作社也会有专门去验瓜的,但对我们验瓜师来说,只是出现失误的概率会小很多,经过我手的瓜不敢说百分百不出错,最多千分之几的误差率。”

记者观察到,在全国范围内,有专业资格证书的专业验瓜师也是寥寥无几。


说到技能经验的传承,朱林杰坦言,至今还没有带徒弟,“这个行业其实也很复杂,一般人现在都不愿意做这个事情,不愿意学,现在家庭条件也都挺好对吧,干我们这个苦其实真的是蛮苦的,因为在太阳底下晒,潮湿、蚊虫,还要天天在泥巴地里打交道。”


验瓜师的工作看似“敲敲打打”,实则是经验科学与感官艺术的结合,需要像“西瓜医生”一样,用专业守护每一颗瓜的品质。


验瓜师是乡村新职业的代表,验瓜师火上热搜,也侧面反映出三农经济的无限活力。

不久前,人社部公示了拟发布的17个新职业和42个新工种,民宿管家、乡村规划师等一批新职业吸引诸多劳动者加入,特别是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我们这个验瓜工作是季节性的,忙的时候是累一点,其他时间葡萄、桃子、草莓等等水果也有工作,不是说只干这几个月,工资都是正常的,我是非常欢迎有年轻人愿意来学这个的。”

来源 | 新闻晨报记者 王丽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