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从荷兰、卢森堡、比利时一直延伸到法国边境。这条700公里长的战线从1914年德国入侵比利时开始直到1918年德国投降。约1000万人阵亡于此。这次,我们要聊的就是西线三大战役之一的马恩河战役。
1
列日战役
1914年8月2日,一封来自于柏林的电报摆在了比利时政府面前。上面写着:鉴于法军即将穿越比利时对德国边境发起攻击,德国出于自卫目的不得不提前出兵应对法军,如果这一行为被比利时政府视为侵略的话,那德国将深表遗憾,将比利时视为敌国。
三个小时后一封比利时政府的回复发回了柏林:比利时政府拒不接受柏林方面提出的每一条条款。但不论比利时人如何回复,德军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三天之后,列日战役打响。
8月五日德军对列日要塞发动了第一轮进攻。德军以血肉之躯攻击钢筋混凝土要塞,攻了一天一夜,伤亡达到一万。次日下午,德军第二集团军参谋长鲁登道夫抵达战场。随他而来的还有德军的“王牌武器”。
4门口径420mm的“大贝莎”被送上了战场。这种巨炮由德国克虏伯公司打造,长7米重42吨,射程高达13千米。
8月12日,巨炮准备完毕。随着鲁登道夫一声令下重达一吨的炮弹落入列日要塞。四天后比军的12坐要塞无一幸免,全部化为废墟。列日战役拉下帷幕。
17号计划
2
17号计划,是法军在战前为应对德国入侵制定的反制计划。在计划中,法军主力将不会再凡尔登-图勒一带防守,而是会跨过孚日山,直插莱茵河,对德国鲁尔工业区发起进攻。这样,德军主力必然会回援国内,法军就能化解德军的进攻。
但在战争真正开始时,法军发现了这项计划的漏洞,法国军队根本无法攻入德国境内。
在战争开始时,德国在列日于比利时陷入苦战时。法国集结了五个集团军合计110万部队对德国发起了反击。8月20日莫朗日战役打响。4万法军部队在开阔地带对德国部队发起进攻。而山上的德军观测站精准的标记出了法军的位置。后方的50门大炮向法军发起了炮击。雨点一般的炮击打的法军部队溃不成军。德军在几乎不费一兵一卒的情况下歼灭了5000法军俘虏20000法军。
两天后,法军两个集团军对德国占领的比利时小城发起进攻。法军摸到德军阵地前的山下准备发动进攻时,法军发现等待他们的是德军的迎头痛击。德军的机枪火力点对法军倾泻着子弹,法军朝着山顶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冲锋,却被德军的马克沁机枪一排接一排的放到。仅在第一天法军阵亡2万7千人。
8月底,法军在各条战线上全面崩溃,7万5千名法军阵亡,还有近20万法军受伤或被俘。8月20日德军占领布鲁塞尔,8月24日德军杀入法国北部。
9月4日,德军的第一集团军为了追击法军第五集团军向南转向,这使得德军的侧翼暴露在法军面前。法军总指挥认为反攻的战机已到。
3
马恩河战役
9月6日,法军组织98万人对北线的75万德军发动总攻。法军吸取之前的教训,组成小股部队对德军阵地发动攻击。而由于大炮运输困难,深入前线的德军缺少火力支援。双方在马恩河畔长达200公里的战线上杀得难解难分。仅第一天,法军阵亡7万5千人,德军阵亡6万人。这种血腥的厮杀持续了三天三夜。
德军最高参谋部发现了德军第一和第二集团军之间的缺口。认为这个缺口一旦被突破,等待德军的将会是彻底的溃败。随后德军指挥部下令撤退。就这样,第一次马恩河战役正式结束。
此战双方共投入200万兵力。法军伤亡25万,德军伤亡20万。第一次马恩河战役可以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具决定性的战役。此战,德军速战速决的希望被打破,不得已被拖入血腥的拉锯战。
9月14日,德军撤退到埃纳河一畔,并建立起了一条堑壕。随后而来的英军在多次进攻受挫后也在德军防线对面建立起了一道堑壕。双方谁也没想到他们开启了一战中最血腥最恐怖的一面——堑壕战。此后四年,无论双方填进去多少人命,这条战线都不会发生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