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至18日,三河湖镇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滨州市诗词学会的文人墨客与滨州实验学校的师生们相继造访,为这片诗意田园注入了文化传承与劳动教育的双重活力。
文人墨客邂逅诗意乡愁
滨州市诗词学会渤海文苑诗社的20余位成员来到三河湖镇王素先村,开展“美丽乡村·诗意乡愁”采风活动。不仅举行了赠书仪式和创作基地授牌,还亲身体验了“李婶马扎子”“大表哥摔泥巴”等独具特色的乡村研学项目。市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渤海诗社社长李同和感叹道:“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民俗活动,正是诗词创作最鲜活的素材。”诗社成员们漫步田园,从农耕场景中汲取灵感,用笔墨记录下乡村的质朴与美好。
劳动教育点亮童趣田园
与此同时,滨州实验学校的孩子们在鲁北技师学院学生的指导下,在三河湖镇的田野间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实践课。他们在田小丫研学营地种植油葵、制作泥塑,并亲手体验非遗马扎的制作工艺,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孩子们追逐萌兔的欢笑声掠过田野,“摔泥巴”的童趣场景不仅激发了诗社成员的创作灵感,更展现了劳动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完美结合。
舌尖上的乡村记忆
在三河湖镇的这场文化盛宴中,地道的农家美食为活动增添了别样风味。诗社成员和师生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充满乡土气息的时令美味,新鲜采摘的曲曲菜清脆爽口,柴火慢炖的排骨香气四溢,现摘的黄瓜带着露水的清甜,金黄的西红柿炒鸡蛋更是唤起了每个人记忆中的家常味道。
当诗意的文字遇见泥土的芬芳,当厚重的文化碰撞童真的活力,三河湖镇正在书写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新篇章,持续深化文化书院建设,创新文化传承与多元互动的有机结合形式,进一步提升文化书院的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文化活力。
记者 齐国利 通讯员 李翠翠 房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