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

高血压在中老年人中最为常见,但是在治疗之前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其目的是为了明确引起高血压的原因(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病),以及评估高血压有无对靶器官的损害。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下高血压常见的检查方法。

0 1

血压检测

要求受试者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后开始测量坐位上臂血压,上臂应置于心脏水平。

推荐使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医用电子血压计,脱去被测手臂上较厚的衣物,裸露上臂或只留较薄的衣服。


首诊时应测量双臂的上臂血压,以血压读数较高的一侧作为测量的上臂。测量血压时,应相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如果收缩或舒张压的2次读数相差5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该加测站立位血压。

其应在卧位改为站立位后1分钟和3分钟时测量。注意臂带上的空气管无扭曲或打折。饭后、运动后、情绪激动等情况下不宜测量。

02

肾功能及尿液分析

肾功能包括血尿素氮、肌酐、尿酸、电解质等;尿液分析包括检测尿比重、pH、尿蛋白、尿微量蛋白和肌酐含量,计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主要判断高血压对肾脏的影响程度,是否存在某些危险因素及合并症。必要时可进行一些特殊检查,如血液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和儿茶酚胺等。

03

脂肪代谢

测定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载脂蛋白等。

04

糖代谢

测定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及餐后2小时胰岛素,空腹及餐后2小时C肽等。

05

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x线胸片

是最主要的高血压的检查方法。确定高血压病患者心脏功能状况(包括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并判断是否有心脏肥大,是否存在心肌损伤或合并冠心病、心律失常等。


06

颈动脉超声

颈动脉病变与主动脉、冠状动脉等全身重要血管病变有着很好的相关性,颈动脉为动脉硬化的好发部位,其硬化病变的出现往往早于冠状动脉及主动脉。

而颈部动脉位置表浅,便于超声检查,是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对于高血压患者早期靶器官损伤的检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07

眼底检查

也是常见的高血压的检查方法,可发现眼底血管病变和视网膜病变,了解小动脉病损情况,以便对高血压病患者分级。

例如视网膜小动脉普遍或局部狭窄表示小动脉中度受损;视网膜出血或渗血,或发生视乳头水肿,表示血管损伤程度严重。

高血压常常合并多种危险因素、靶器官损伤和临床伴随疾病。

因此,为尽早发现靶器官损伤、早期干预、早期获益,应尽早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全面评估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本视频/资讯/ 文章的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有不适请及时 到正规医院就医。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下留言。

作者介绍

徐慧

徐州市中心医院

心内科 主治医师

简介: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扬州大学 心血管内科,在三甲医院工作数年,熟练掌握各种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瓣膜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