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在淮河之畔的蚌埠市淮上区,一座以“桃仔”为幸福使者的拆迁安置社区正悄然蜕变。桃花园社区通过创新“一米视角”治理模式,让儿童从社区服务的受益者转变为共建共享的“小主人”,探索出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的淮上经验,成为基层治理的一道亮丽风景。

童声议事:小主人撬动大治理

社区创新建立“童参与·共成长”机制,成立儿童观察团,形成“征集-议事-实施-反馈”闭环管理,让童声真正影响社区决策。配套“红领巾成长地图”积分制度,孩子们通过参与社区服务换取学习用品或社会实践机会。

在这一机制下,儿童主导完成大改造,升级“小脚丫种植区”为自然课堂、设计“桃仔”IP形象、组建“桃气监督队”,开展了多次文明巡查,发现楼道照明、游乐设施等安全盲区。

成长魔方:编织童趣生活圈

如何让城市空间更适配儿童需求?桃花园社区以“室内+户外”双空间体系作答。600米儿童友好彩虹步道串联起共享书屋、攀爬架、童声亭,墙绘地绘勾勒出童话王国;社区二楼创新“蜂巢模块化”空间,配备母婴室及儿童之家,划分心理角、阅读区等功能区,满足了多元需求。

“从水泥森林到童话王国,每一步都藏着惊喜。”居民赵女士感慨。“防撞条、儿童高度的提示随处可见。”

文化根系:厚植家国情怀

社区活动室传来琅琅读书声,那是“家文化亲子阅读”活动的现场,家长和孩子们共读经典,分享感悟。“通过共读,孩子更懂礼貌了,也学会了关心他人。”参与活动的刘爸爸深有感触。

依托中共小蚌埠支部纪念馆资源,社区培育了5名“桃小爱小小讲解员”,12岁的讲解员小郭说:“每次讲述革命故事,都让我更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社区还联合高校、幼儿园开设非遗体验、书法音乐等特色课程,让传统文化浸润童心。

全程守护:构建成长支持网

寒暑假是许多双职工家庭的“头疼期”,桃花园社区实施“双假不真空”计划,提供132课时寒暑假公益课堂,涵盖作业辅导、非遗剪纸等“2+X”课程;“桃小爱”智囊团吸纳教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志愿者,为困境儿童提供“1+3+N”帮扶(1份档案、3维服务包、N个微心愿)。

从“红领巾议事厅”的民主启蒙,到“家风故事墙”的文化传承,桃花园社区用党建红绳串起教育、空间、服务的珍珠,在淮河岸边书写着新时代的“桃花源记”。正如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郭凯悦所言:“儿童友好不是标签,而是让每个孩子都能被看见、被尊重、被赋能。”这座64.8万平方米的社区,正以柔性的治理智慧,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生动注脚。(雪婷 高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