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赵利新)5月19日傍晚,凤阳县鼓楼楼顶瓦大面积脱落。从业50多年的北京古建瓦作技师刘新明告诉记者,这种情况在业内被称为“溜坡”。关于预防这种情况,业内也有一些办法。


蒙藏学校旧址,刘新明讲解墙体修缮工艺。资料图片

5月19日晚,多条“凤阳鼓楼塌了”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显示,大量瓦片从凤阳鼓楼楼顶脱落,并出现大量烟尘。5月20日,安徽凤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发布鼓楼楼宇瓦片脱落情况通报称,该鼓楼位于凤阳县老城区,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由台基和楼宇两部分组成,台基于1989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楼宇部分已毁于清咸丰三年,现楼宇为1995年建设。5月19日18时30分许,鼓楼楼宇顶部东侧瓦片部分脱落,无人员伤亡。

“在业内,这种瓦片脱落的现象称为溜坡或者滑坡。”刘新明说,溜坡现象并不常见,按古建传统工艺施工是不会出现这个问题的,“凤阳鼓楼这个情况,可能是使用了新型防水材料SBS,使用这个材料后必须钉防滑条,防滑条钉好后要用沥青,再把防滑刷严封死防滑条钉眼渗水,就不会发生这个溜坡了。”

他介绍,古建行业克服溜坡的办法有很多,如望板上横向钉防滑条,阻止保证泥背不溜;泥背上打拐子窝,防止第一遍青灰背溜坡;第一遍青灰背上二打拐子窝并粘麻,阻防二遍青灰溜坡;正脊上每60厘米至80厘米搭一根每坡长2米的麻绳拉拽瓦瓦泥防留坡;檐头勾头钉阻滑钉防溜坡,勾头上的露钉头用钉帽盖住;在坡屋面的中腰节部位用星星瓦钉钉防阻溜坡;如果用SBS防水材料,必须钉横向钉防滑条阻止溜波。防滑要沥青涂刷堵钉眼并防腐;檐头四块瓦,老桩子瓦三块瓦,必须用大麻刀灰(不能用泥)瓦瓦。

刘新明从1970年起从事北京古建筑瓦作行业,师从郁文泉、蒙福亮,曾修缮过故宫、天坛、北海公园、宛平城等古建筑群落,2021年,主持修缮蒙藏学校旧址瓦石结构建筑。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立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