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开车的人,都有一种感觉,成都的交通越来越堵。毕竟,成都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700万,这是不争的事实。
其实,成都的交通管理部门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前段时间出台一个“龟速车”抓拍系统。
但过去一段时间了,为什么总感觉效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呢?
在我看来,还是没有找到问题的关键。
很长一段时间,不少人认为是成都新能源私家车太多的缘故,于是开始建议新能源限行。
确实,现在在路上,我们能看到不少的新能源车辆。但堵车的根本原因是新能源车多吗?
我认为不是,或者严谨一点说——不完全是。
毕竟,新能源车分私家车和营运车。
根据成都市交通运输局的信息,3月的时候,成都网约车数数量已经突破31万了。
根据公告,目前成都有效《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22.424万个、有效《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31.616万个。
前者是对车的,后者是对人的。
在我理解的话,成都网约车至少有22.424万辆了。
为什么要说至少,因为还要考虑跑顺风车的,没有证的。
要知道,根据官方公告,截至 2024 年底,成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是 93.25 万辆。
网约车占了新能源的20%还要多。
如果这个数据不能让你清楚是个什么概念。
那我来告诉你们,截至2023年,成都市传统巡游出租车的数量约为1.5万辆(含燃油车和新能源车)。
占成都市机动车数量的1%不到。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问,明明在说拥堵的问题,为什么要扯网约车呢?
因为,在我看来,网约车,才是成都交通拥堵的根源。
和传统的巡游出租车不一样,出租车是挥手即停。而网约车往往是提前到某个地方去等客人。
但是很多网约车司机素质并不高,总是乱停乱放。
比如这种停在小区门口,等客人的网约车,往往就会造成一条正常的道路堵死。
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
再比如,网约车乱穿插。
网约车需要在手机上抢单什么,再加上大部分网约车司机并不熟悉路况,交通事故的几率也是比普通车辆大很多。
网上随便一搜索,真的不少。
往往这种莫名其妙的剐蹭,都会一次一次的加剧拥堵。特别是早晚高峰,随便去三环路、剑南大道看看,网约车剐蹭的概率实在太高了。
当然,我们也不是说,所有的网约车都是这样。
但是和出租车相比,概率差距确实太大了。
在我看来,成都要想缓堵,最重要的还是应该提高网约车门槛,至少说,司机应该知道基本的交通规则。
而不是没客人的时候,就开龟速车。来单子了,就突然跨几个车道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