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五月的广西钟山县烟区,一片片绿油油的烟叶长势喜人。在燕塘镇明家村的烟田上空传来“嗡嗡嗡”鸣响,植保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控下腾空而起,并沿着设置好的路线,在烟田上空穿梭飞行,喷出的农药如薄雾般均匀洒落在烟叶上。

眼下正值烟叶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钟山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以下简称钟山烟草)抢抓烟叶生产有利时机,组织多名植保无人机操控员深入各地积极开展烟草病虫害防治工作,运用植保无人机进行飞防,把绿色防治和统防统治有机融合,积极推动农机农艺融合,科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虞秀本摄

“小飞机”赋能精准防控

“使用无人机进行植保工作,不但能够使药物喷洒得更为均衡,使用量达到最小,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防止喷洒工人暴露在农药之下的危险性,具有喷洒准确、安全环保、用量小等优点。在进行喷洒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为农民提供药剂配比、药剂用量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公安镇锡富村廖文枝烟农介绍,“无人机作业效率是人工的20倍左右,一台无人机一天可完成约200亩烟田的飞防任务,每亩可节约成本20元,同时农药利用率提高了18%。”

烟叶是钟山县重要农业产业之一,但传统人工叶面喷施的植保方式,效率低、成本高、不均匀,且易受天气影响。为破解这一难题,钟山烟草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通过“统一组织、统一药剂、统一标准”的统防统治模式,帮助烟农降本增效。

随着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和技术被应用到烟叶生产中,不仅提高了烟叶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也为烟农们带来了更多的收益,飞出了降本增收的“新高度”,为产区烟叶送来了一件又一件“防护衣”。

机艺融合提升防控质效

在推进无人机应用的同时,钟山烟草注重农机与农艺的协同创新。他们针对当地气候和烟叶生长特点,把握好浓度配比,定制“营养套餐”,并通过无人机变量喷洒技术实现精准施肥。

同时,无人机飞防不是简单替代人工,而是通过数据赋能实现农业现代化。钟山烟草目前已建立电子烟田数字化档案,为飞防作业提供科学依据。

科技带来的变化,烟农感受最深。“去年我家40亩烟田用了植保无人机,不仅病害少了,烟叶油分、厚度明显增加,产值每亩增加200余元。”珊瑚镇珊瑚村烟农廖保运笑着说。


志愿队员给无人机装药水。黎朝清摄

志愿服务增添振兴动能

在飞防作业现场,一支穿着红马甲的志愿队格外醒目。这是钟山烟草组建的“党员+烟技员”飞防志愿队,并对飞防志愿队队员进行统一培训,打造“1+1+1”服务模式,统筹开展飞防服务。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为烟农提供喷施农药技术指导,协调解决用电、用水等问题。同时他们前期做好摸底工作,根据烟农需求提前制定综合防治实施计划,建立作业台账,协同飞防专业队队员,精准到户适时开展作业。

“从育苗到移栽,从烘烤再到分级,烟叶工作站全程跟进,我们只管放心种烟。”燕塘镇燕塘村廖干称感慨。今年以来,钟山烟草累计开展烟叶生产现场会培训8场,围绕冬翻、起垄施肥、移栽、大培土等环节,并通过“微课堂”普及绿色防控知识,惠及烟农100余人次。

未来,钟山烟草将围绕烟叶生产三大作业场景六大作业环节,继续扩大智慧农业应用场景,持续加大科技创新、设施投入,推动机械化装备的创新、应用与迭代升级,进一步降低烟农劳动强度,让烟农从“会种烟”到“慧种烟”,让更多烟农共享科技红利,从而更好地稳产业、稳烟区、稳烟农,绘就出一幅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虞秀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