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想访华的心,已经到了极点,从中美关税摩擦达成经贸会谈之后,关税风波暂时落下帷幕,特朗普又频频释放访华信号,难道是扛不住美国经济困境的压力了?

距离之前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时说的强硬话语还没过去多久,特朗普态度一变,又谈起访华一事。



5月13日至16日,特朗普先后访问沙特、卡塔尔、阿联酋三国,这次中东之行,特朗普主要目的是为了敲打中东国家。

在5月16日接受福克斯新闻的采访中,特朗普吹嘘自己此次出访中东的成功,声称这些中东国家曾被中国拉拢,打算投靠中国,经他这一番走动,“这种情况不会发生了。”

当被问到是否希望访问中国,特朗普果断回答:“我当然愿意。”

特朗普话说得如此直白,可一连等了几天,中方没有给出任何回应,根本不搭理特朗普的主动示好。



对于满嘴跑火车的特朗普,我们已经将他看透了,自上任以来,特朗普对华态度迅速恶化,采取了他惯用的“极限施压”方法,毫无征兆地拉高对华关税到夸张的地步,145%的惩罚性关税,简直成了国际笑话。

特朗普满以为这种强硬的施压,会让中国难以招架,可他没想到,中国强势的对等反制,让美国先服软了。

中美博弈,顶不住压力的原来是美国。当今的全球经济形势不好,各国有各国的难处,美国经济表现疲软,陷入难以挥去的衰退风险。

从数据来看,美国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环比按年率计算,萎缩0.3%,是自2022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这份成绩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特朗普执政以来的胡作非为。



5月16日,美国密歇根大学公布的美国最新消费者信心指数为50.8,这是连续第五个月指数下降,并且创下了自2022年6月以来的最低记录。

美国消费者的信心指数伴随着美国经济一起下降,上升的是美国的通胀预期和失业率。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低迷,意味着什么呢?它表明美国消费者对整体经济情况和自身财务状况的悲观态度。

美国民众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悲观情绪,正不断加剧。要知道,美国作为全球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产业转移后,其经济增长主要就靠着强大的消费能力支持。

2024年美国GDP为29.18万亿美元,其中私人消费总额就达到了19.826万亿美元,占比67.95%。

这一现状显示出美国长期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美国可以肆无忌惮地对别国发起贸易战,提高关税,因为它要进口全球多国的商品,俨然是挥舞着美钞,称霸全球的“金主”。

那些对美“恐惧”的“投降派”,也是抱着这种想法,不敢得罪美国。但实际上美国“消费神话”的背后,靠的还是美国民众自己“羊毛出在羊身上”。

按照结构划分来看,美国2024年19.826万亿美元的私人消费总额中,服务消费为13.5818万亿美元,占比46.55%,商品消费为6.2443万亿美元,占比21.4%。



换句话说,美国人消费支出的将近一半,都花在了本国的看病、租房、打官司、交学费等服务上。

美国看病贵、上学贵,也是不争的事实,连在餐厅吃个饭都要付个服务费,这消费能不高吗?而且因为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广大美国民众的日常商品消费,充斥着来自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国制造”的身影。

特朗普搞关税摩擦,最后还是要美国民众自己掏钱,以消费的形式,汇入美国的GDP当中,给美国政府撑门面。

这不就是打肿脸充胖子吗?特朗普自然是抗不住美国民众汹涌的反对声,主动放低姿态,关税战暂时也不打了。



特朗普想访华,与中国讨论经济、两国关系等议题,缓和中美关系,也就是缓和美国的经济困境,给美国民众提振信心。

特朗普这是拿中国当“止血包”啊,想通过一次访华,白赚国内经济上的好转和政治上的支持,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如果说过去中美摩擦,美国一抛橄榄枝,我们就顺势接下,图的是韬光养晦,忍一时风平浪静,那么今时不同往日了。

过去是我们还处在积蓄力量的阶段,与美国闹翻,反倒会打乱我们的发展策略,犯了“左”倾冒进的错误。如今不同了,中国的实力有目共睹,藏也藏不住。



美国对中国的打压,也是针对中国的实力发展而去,中国再忍让退却,就犯了右倾投降的错误。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美国外强中干的实质,并不敢真的与中国发生冲突,只是一贯的“施压”手段罢了。中美关系,打不如谈,这是中美两国的共识。

特朗普想要访华,就得真正拿出诚意来,不然就算双方面对面,也谈不出什么结果出来。

中国要的是什么,早就清楚地向美国表明了,那就是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而美国的霸权思维,不容许任何国家取代或超越美国,为此美国毫不犹豫使用不正当手段,打击压迫其他国家。

美国不转变思维,承认现实,中美关系就好不起来。是获得一个合作共赢的朋友,还是你死我活的敌人,就看美国作何选择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