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非遗故事,弘扬黄河精神。2025年5月20日15:00,“黄河岸边话非遗”系列活动第十期——太极拳主题直播将与广大网友见面。
“黄河岸边话非遗”系列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协同机制秘书处、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沿黄九省(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协办,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作为执行单位举办。
活动通过邀请沿黄九省(自治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做客河南非遗直播间,进行不同地区间文化交流互鉴,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聚焦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加强区域合作与文化交流,弘扬黄河流域优秀非遗项目和保护传承精神。
黄河岸边话非遗
本期直播以人类非遗代表作太极拳为主题,邀请了陈氏太极拳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炳和县级代表性传承人李灵慧、王治民,以及和氏太极拳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和有禄、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和梦颖做客河南非遗直播间,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技艺展示和互动交流,展现太极拳的独特魅力与养生功效。
太极拳是基于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以中正圆活为运动特征的传统体育实践。该遗产项目注重意念修炼与呼吸调整,以五步、八法为核心动作,以套路、功法、推手为运动形式。太极拳习练者通过对动静、快慢、虚实的把控,达到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目的。
太极拳自17世纪中叶在温县陈家沟村形成以来,世代传承,在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出以其他姓氏或姓名命名的多个流派。该遗产项目现有80多套拳术、器械套路和20多种推手方法,其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也得到不断丰富,见证了人类创造力。
太极拳在中国得到广泛认知和实践,在促进当代人身心健康、和谐共处方面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相关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
陈炳老师展示陈氏太极拳
2006年,太极拳(陈氏太极拳)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2014年,太极拳(和氏太极拳)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2020年,太极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和有禄老师展示和氏太极拳
本期直播还设置了一个精彩环节“太极问诊”,传承人将开启“一对一答疑” 模式,根据现场粉丝的提问,量身定制实用的“太极运动处方”。无论你是久坐办公室、饱受肩颈酸痛困扰,还是被亚健康问题缠身,都能在这里获得适合自己的太极养生妙招,让太极拳成为你远离亚健康的“秘密武器”!此外,五位传承人还将轮番上阵教授“一招学太极”,分别带来一套独门经典动作,太极爱好者千万别错过!
直播内容干货满满!传承人将揭秘太极拳背后的传承故事,更将手把手拆解太极拳经典动作,深入剖析动作背后的养生逻辑,讲练结合,为粉丝带来一场沉浸式的教学体验,为观众解锁太极养生的核心密码。
动静生阴阳,拳意载乾坤。直播将聚焦线上新媒体平台开展宣传,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带动全民共同参与保护传承。5月20日15:00,锁定河南非遗直播间,跟随五位太极拳大咖一起走进太极的世界,感受一招一式间的刚柔运化,体悟一呼一吸里的气血流转。
来源: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