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一大早,村广播就喊暴雨橙色预警。地里的玉米正处结穗期,最怕积水泡根。张大爷蹲在地头直叹气,去年涝了两亩地,棒子减产三成。
“立夏到小满,种啥都不晚”,可眼下雨水扎堆,农时被打乱。气象站说,未来三天豫南、江淮累计雨量超150毫米。
玉米须刚露头,根系还没扎稳,泡水超过12小时就危险。咱老辈人有法子,过去挖浅沟排水,现在得升级。
地势低的地块,赶紧组织抽水机,别等水漫过垄。
叶面发黄的植株,雨后要补钾肥,不然秆子容易倒。
东北那疙瘩这会儿也得防着,虽说雨季没到,夜温低于15℃就得盖地膜。
南方种水稻的乡亲,台风前要加固田埂,秧苗最怕大风掀叶子。有人觉得靠天吃饭,抗灾就是碰运气,这想法要改改。县农技站老李说,提前挖好排水沟,比事后补救省劲儿三倍。
去年邻村老王,提前在田头修了排水渠,大涝之年还增产。
咱老办法看云识天气,现在手机上能看实时雷达图,两招结合更准。我个人认为,种地不能全凭经验,该听听专家咋说。农资店这两天抽水机卖得快,柴油得提前备上,别到时候抓瞎。
村委会该牵头,组织年轻劳力帮留守户排水,别落下一家。
有人担心补肥成本高,其实叶面肥不贵,一亩地也就多花二十块。
排水时注意别把泥浆冲到大路上,回头车不好走还得返工。
玉米秆基部的老叶子可以掰掉,让根部透透气,也能减少病害。要是赶上连阴天,等雨停了赶紧打杀菌剂,别等叶子发霉才着急。种子公司说,抗涝品种这两年推广开了,明年可以试试新种子。
但今年的苗不能扔,眼下救一棵是一棵,保住穗子就有收成。乡农技站电话贴在村委会门口,有不懂的赶紧问,别自己瞎琢磨。
村口老张头昨天跑了三趟田,夜里带着手电筒看水位,咱得学这劲头。
都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眼下正是较劲的时候。
等这场雨过去,还得留意天气预报,别让穗期碰上连续高温。留个心眼儿,把常用的农具放在地头棚子里,别等用的时候找不着。最后说一句,大伙抱团干,比各顾各强,村里该成立个应急队。
这场暴雨是考验,也是提醒,咱种地得把天气账算在前头。行动清单:①明早九点前检查自家地块排水口;②中午前到农技站领叶面肥配方;③傍晚前联系邻组借抽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