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家门口的梧桐树叶越发浓密起来,窗外的蝉鸣声一阵紧似一阵。才发现,天气像火一样一往无前地闯进了初夏。看了下日历,明天就是小满。小满过后,日头长,早晚闷,衣服换得薄如蝉翼,厨房的灶火却依然热热地烧着。每年到了这时候,我心里总会一点小纠结:该给家里人换换餐桌上的菜了。
所以,今天正好趁小满节气之前,和大家聊聊:哪些食物其实不适合再继续大量吃下去,又有哪些适合现在换上餐桌。讲讲为什么、怎么替换,方便全家实际操作,贴合现在的季节,也用得上。
一、红烧、炖煮太油腻的肉食,建议先收一收
说实话,冬末春初吃点炖羊肉、红烧肉,滋补驱寒还觉得香。但现在日头强,胃口不太受得住,吃下沉重的动物油和调味料,容易口干、心慌,上火还消化慢。尤其是家有老人或爱运动的小朋友,一顿油腻后,常常没胃口吃下一顿。我们家以前一到周末就做糖醋排骨,最近都换成了更清爽的做法。
替换建议——白灼虾
白灼虾做法很简单:鲜活基围虾洗净,开水中放几片姜片,水开后下虾,变色即捞出。蘸点蒜蓉生抽就足够鲜美。这道菜清淡少油,原汁原味,现在这个节气最合适。做的时候注意虾不要煮过头,肉质才脆嫩。吃不完的可以盖好,小冰箱冷藏再用来拌点小黄瓜,特别适合夏天当一道配菜。
二、牛羊肉炖锅先缓缓,换成鱼汤、豆制品
牛羊肉是冬天驱寒的好东西,小满过后却容易让人“上火”。这时候可以换成草鱼、鲫鱼这样口感细嫩、易消化的鱼。全家人喝上一碗清淡的鱼汤,不会口渴,也更容易吸收蛋白质。
推荐家常:番茄豆腐鲫鱼汤
鲫鱼收拾干净,少许油两面煎至微黄;另起锅加足量清水、切块西红柿和嫩豆腐,放入鲫鱼,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改小火煮十几分钟,加点盐、葱花出锅。番茄提鲜,豆腐补钙,这道汤一年四季都合适,尤其适合夏初换口味。
三、辛辣重口味的炒菜该换清淡
有些人习惯重口味,冬天来一锅麻辣火锅或大盘鸡挺过瘾。可到了现在容易出汗,一吃辣椒和香辛料,身体更燥热不舒服。像我家孩子晚上吃了重辣的菜,第二天总捂着肚子喊不舒服。
替换可以试试:蒜泥凉拌茄子
茄子去蒂、洗净后对半切开,放蒸锅中大火十分钟,取出晾至不烫手,撕成条。调制蒜泥、香醋、生抽、糖、香油、葱末,一起淋在茄子上。吃起来糯糯的,又不油腻,凉菜解腻。茄子现在正当季,色泽紫亮,挑最新鲜最结实的买回来,冷藏保鲜也方便。
四、常温牛奶、常温点心,改为自制豆浆、绿豆粥
春天咱喝牛奶、面包是挺方便的,但气温一高,孩子热天喝全脂牛奶、吃高糖面包,容易积食。试着替换成豆浆、绿豆粥,不仅降燥还养胃。
豆浆家庭常见做法:
买一把黄豆(夏天也可兑些黑豆或绿豆),晚上提前泡上,第二天早上加清水,用豆浆机打成浆,煮滚后加点冰糖,一家人早餐一大杯。豆渣可以炒成家常小菜,不浪费。记住一定要煮开,吃着才安心。
绿豆粥做法:
绿豆泡一夜,冲洗干净,加适量大米和水一起熬煮,绿豆开花粥变浓,加点冰糖、几粒枸杞即可。夏天就喜欢早晚一碗,爽口,不燥不腻。
五、腌制咸菜、咸肉少用,多用应季新鲜蔬菜
有段时间我妈总忆苦思甜,说腌制的榨菜、咸肉特别有滋味。其实这些重盐、重味的东西,在温度高的时候对脾胃是一种负担,也不太适合孩子吃。小满后,各类瓜果、豆荚、叶菜都新鲜上市,最直接的就是多买、多吃,种类越多越好。
推荐应季:清炒丝瓜、木耳炒莴苣
丝瓜去皮切条,葱姜爆锅后加丝瓜,炒至透明加盐调味。丝瓜自带一股清甜,火候别太大,炒至断生就行。木耳用冷水发泡,莴苣去皮切片,两样一起炒,最后一点点清盐提味,是小满时节最养人的脆嫩与爽口。一家人常在吃这两道菜,女儿说比肉菜还香。
六、重油煎炸食品,家里人少吃,更适合“煮、蒸、烫”
天气一热,油炸类的食物一时爽,饭后常常口干舌燥、肚子胀。像我儿子打完球回来,馋嘴想吃炸鸡,我会做点自家清水煮毛豆、玉米,或者用小米蒸糕、地瓜泥替换,既补充能量,也没有油炸的火气。
煮毛豆玉米:
毛豆、玉米段洗净,加清水没过,加点盐,大火煮开,转中小火十分钟。出锅撒点花椒盐,孩子端着当零食,营养又不腻手。
七、用“生冷硬”水果换成熟瓜果,避免肠胃不适
有时候,看着冰箱里摆着的杏子、桃子忍不住想多买点。其实刚上市的这些生硬果,馋嘴归馋嘴,对年幼或肠胃功能弱的家人不是特别友好。像我们家喜欢将西瓜、哈密瓜、甜瓜这些成熟多汁的当作饭后水果。买回来先常温放一下,切块给孩子,大人也分个小碗,清清爽爽解暑气。
西瓜切开后,最好用保鲜膜包住冷藏,24小时内吃完。剩下的瓜皮可以炖汤或者用来炒菜,一点不浪费。
八、腻挂口的汤面可以转成清爽的冷面、米线
天热时,浓白骨头汤、砂锅牛肉面吃多了反而觉得油。家里人想吃面条的时候,我一般会换成汤底清淡、主料丰富的冷面或者米线。比如用小米、鲜蔬、少许瘦肉末煮汤底,下入米线,出锅后放点鲜蔬和鸡蛋,孩子爱吃又不上火。
冷面常见方法:
面条或米线煮熟用凉开水冲,加入焯过的绿豆芽、黄瓜丝,煮鸡蛋半只,再用酱油、醋、蒜泥简单调味即可。一碗入口,暑气顿消。
每年的小满前后,我家厨房的味道都在悄悄转变。油腻厚重的菜少了,清新的瓜果、鲜香的时蔬多了。全家人进门都觉得饭桌轻松了不少。偶尔孩子还是会嘴馋想点肉食,偶尔也会做点小鱼虾、小米蒸糕,一点点满足口腹,也让肠胃能跟上季节的脚步。
家常生活,其实不求尽善尽美,只要跟着节气调换口味、用心做饭,就是对家人最好的健康守护。每一碗粥、每一盘新鲜蔬菜里,都是季节悄悄给的温暖。
最后还是想提醒,餐桌上有些习惯其实就是一念之间。愿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家的节令味道,把春天的沉重轻轻放下,迎接夏天的清爽明快。不仅吃得健康,还吃得安心自在。也祝所有家庭,小满时节,家人平安、饮食合宜,日日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