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选尘埃落定,中方送上祝贺一周之后,新总理默茨首次对华表态却十分强硬,不仅要进行所谓的“战略去风险化”,还试图对中国提条件,这种“既要又要”姿态让国人十分不爽。默茨到底说了什么?中德关系又会走向何处呢?
据观察者网报道,当地时间5月14日下午,德国新任总理默茨发表了他上台后的首次联邦议员演讲。一般来说,此类演讲中的言论和一些政策属性都代表了新政府的对外态度,但总体看下来,长达45分钟的演讲内容有些乏善可陈,让人眼前一亮的“干货”很少,反而在涉华问题上槽点满满。
要知道,默茨上台当天就接到了中方的祝贺,但他似乎刻意回避和中国相关的话题,不论是首访法国还是联合欧洲国家对俄罗斯就停火一事施压,都预示着默茨展现对俄罗斯强硬的政治立场。而中国是德国重要的贸易合作国,基于德国严峻的经济环境,中德关系是他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此次演讲也终于暴露了他对中国的态度。
演讲期间,默茨强调中国是德国和欧盟的重要贸易伙伴,他会在“尊重规则”的原则上和中国保持密切的贸易合作,而且一个稳定、自由的印太地区对德国发展也具有战略意义。
随后,默茨话锋一转,开始炒作所谓的对华“战略去风险化”,对中国近期外交层面的系统性竞争要素增加表示担忧,并强调去国际贸易迈入多元化趋势,德国有必要减少对中国市场的“单方面依赖”。
这些表态意味着“黑红联盟”在涉华方向上彻底摊牌了,不过这也不让人奇怪,默茨本身就大西洋主义者,十分推崇和美国保持密切合作,对俄罗斯强硬打压、对中国保持警惕的政治立场。之所以在胜选后对美国态度飘忽不定,时而支持时而反对,一方面是因为组阁问题没有彻底落实,选择党、社民党、绿党各有弊病,在这种情况下确定新政府政治立场是很愚蠢的行为;另一方面,特朗普不是民主党人,且对欧盟又很大的恶意,在美俄协商俄乌冲突,和中美之间是否会爆发关税大战默茨都无法确定,所以口风才会不断变化。
现在执政联盟已经敲定,默茨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政治立场来塑造德国局势。值得一提的是,默茨虽然和默克尔虽然同属一个党派,但两人的理念有着很大差别,甚至默克尔时期默茨干脆辞官走人,直到朔尔茨政治生涯末期才卷土重来,一举当选总理。
但让人不解的是,德国这几年在欧盟中的话语权直线下降,作为亲美对华强硬派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都在涉华问题上谨慎发言,中美之间也达成协议,以美国退让为基础互相降税115%,这都预示着地缘博弈的胜利天秤朝着中国倾斜,但默茨却堂而皇之的公开要对中国“战略去风险化”,将德国置于中国的对立面。说好听点儿是没跟上国际局势变化,说难听点就是一根筋。
此外,他在今年4月下旬还将矛头对准中国,宣称中美关税战愈演愈烈,会导致大量小包裹进入德国,警告欧盟必须采取行动防止德国遭受中国商品的冲击。这些矛盾的言论明显是在迎合欧洲一些鹰派的立场,并且有讨好美国的意思。
然而从实际角度来看,德国此次组阁不仅走了过去的老路,而且默茨在和社民党谈判时做出了很多让步,作为领导人的权力被削弱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朔尔茨没有延续默克尔的执政理念,导致德国深陷能源危机和经济凛冬,而在最需要发展经济的情况下,他一边将“战略去风险化”挂嘴边,一边又强调中德加强合作,如此矛盾的举措是德国商界绝对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不论默茨是否承认,仅凭法国和德国就想实现欧洲战略自主绝对是痴人说梦,这个前提是拥有充沛的经济基础去承载他们的野心。但欧盟27国勾心斗角,外部还是美国和俄罗斯虎视眈眈,唯有加强和中国的合作才有成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