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rses'

Day

在我们的大脑中,血管如同一条条蜿蜒的小河,为脑细胞输送着氧气和营养。然而,当血管壁出现局部薄弱时,就可能鼓起一个像气球一样的小包,这就是颅内动脉瘤。它就像一颗隐藏在大脑中的“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就会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幸运的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动脉瘤的治疗已经进入了2.0版本——血流导向装置时代。



血流导向装置是一种新型的脑血管介入治疗器械,它看起来像一根细细的金属网管。这种装置通过改变血管内的血流方向,让原本冲击动脉瘤的血液“绕道而行”,从而减少动脉瘤内的血流冲击,促使动脉瘤内的血液凝固,最终使动脉瘤“干涸”并被身体吸收,达到治愈动脉瘤的目的。它就像一位智慧的“交通指挥官”,巧妙地改变了血液的“交通路线”,保护了血管壁的薄弱部位。


血流导向装置的神奇之处

1、治疗范围更广:以前,对于一些大型的、形状不规则的或者长在血管分叉处的动脉瘤,医生们常常感到很棘手。但血流导向装置的出现,让这些复杂动脉瘤的治疗变得不再那么困难。它就像一把“万能钥匙”,能够打开更多动脉瘤治疗的大门,为那些曾经难以治愈的动脉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2、安全性更高:在治疗动脉瘤的过程中,医生们最担心的就是出现并发症,比如血管堵塞或者出血。血流导向装置经过精心的设计和严格的测试,大大降低了这些风险。它就像一位细心的“守护者”,在治疗动脉瘤的同时,也为患者的血管安全保驾护航。

3、恢复更快:使用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动脉瘤,通常不需要开颅手术,创伤更小。患者术后恢复得更快,能够更快地回归正常生活。这就好比在血管里进行了一场“微创手术”,让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就摆脱了动脉瘤的威胁。

想象一下,当血液在血管里流动时,它会对血管壁产生一定的压力。如果血管壁上有一个薄弱的动脉瘤,血液的冲击就会使动脉瘤不断增大,甚至破裂。而血流导向装置就像一道坚固的“屏障”,当它被放置在血管里后,会引导血液沿着装置的金属网管流动,减少了血液对动脉瘤的直接冲击。随着时间的推移,动脉瘤内的血液会逐渐凝固,动脉瘤也会慢慢缩小,最终消失。同时,血管壁也会在装置的帮助下逐渐恢复健康,就像伤口愈合一样。


使用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动脉瘤的过程听起来可能有点复杂,但其实并不需要患者过于担心。医生会在患者的腿部血管处开一个小小的口子,然后通过一根细长的导管,将血流导向装置送到大脑里的动脉瘤附近。这个过程就像是在血管里进行了一场“精准投放”,医生会借助先进的影像设备,确保装置准确地放置在合适的位置。整个过程通常只需要几个小时,而且患者在术后很快就能恢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血流导向装置也在不断地升级和完善。未来的血流导向装置可能会更加小巧、灵活,治疗效果也会更好。同时,医生们也在探索如何将这种先进的技术应用到更多类型的血管疾病治疗中,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动脉瘤虽然可怕,但有了血流导向装置这样的“黑科技”,我们就可以更加从容地面对它。如果你或者你的家人不幸患上了动脉瘤,不妨向医生了解一下血流导向装置这种先进的治疗方法。它可能会成为你战胜病魔的有力武器。

Nurses'

Day


作者:

裴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九三学社成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现就职于唐山工人医院神经外科(神经介入方向)。主要擅长领域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救与微创治疗,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及脑动静脉瘘的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狭窄及颈动脉系统缺血介入治疗。近年作为主研人完成省自然科技厅项目一项并获得河北省卫生厅一等奖,同期参与多项科研课题,发表SCI论文多篇,其中第一作者4篇。

来源:唐山工人医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